問題補充: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2題。 曹操墓出土? 千余年來,關于曹操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2009年末,在河南安陽縣安豐鄉(xiāng)西高穴村南發(fā)掘2號墓卻被認為是曹操墓——高陵。 此墓規(guī)模巨大,占地面積約740平方米。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東。這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券墓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個側室構成。其墓室的規(guī)格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符。 該墓雖多次被盜,但仍幸存一些遺物。250余件器物有金、銀、銅、鐵等多種質地。器類又分銅帶鉤、鐵甲、玉石圭等。這些器物絕大多數非常小,也很粗糙,符合曹操“薄葬”的主張。 此次出土的8件圭形石牌極為珍貴,因為它們上面分別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的銘文。史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后晉爵為“魏王”,死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的稱謂。 在墓室中,人們發(fā)現有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經專家初步鑒定為一男兩女3個人體,其中,年齡在60歲左右的男性遺骨應該是曹操——文獻記載曹操終年為66歲。 此外,該墓位置與文獻、出土魯潛墓志等材料記載完全一致。《三國志·魏書·武帝記》載,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病逝于洛陽,二月,靈柩運回鄴城,葬在位于“西門豹祠西原上”的高陵。調查資料顯示,西豹祠當時就在今漳河大橋南行一分里處,地屬安陽縣安豐鄉(xiāng)豐樂鎮(zhèn)。1998年,西高穴村出土的后趙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駙馬都尉魯潛墓志中也記載了魏武帝陵的位置就在這里。 據此,以潘偉斌為首的河南省有關文物考古考家認定這就是迷團重重的曹操高陵。 但國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卻出言謹慎。他說,據《魏書》載,曹操的夫人死時為70歲,并與曹操合葬于高陵,而現在兩縣女性遺骸年齡最大的才50歲。另外,現在還不能有力地說明到底是同穴還是并穴,如是并穴,帝邊就該有他夫人的墓。將來發(fā)掘1號墓時如確認有70歲女性的遺骸結論才能充分。而資深考古專家、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蔣贊初也談到,雖然《呂氏春秋》說“世無不盜之墓”,我們現在考古發(fā)掘的古代墓葬九成以上都被盜過,對那些追繳來的器物的來龍去脈要搞清楚,比如,收繳過程、如何盜掘等,這樣可以減少對于器物真?zhèn)蔚臓幷摗? 1.潘偉斌等人認定此墓是曹操墓的依據是什么,請分條概括,每條不超過5個字。 2.對全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和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考古認定墓主身份的比較重要、可靠的方法,就是考察隨葬器物和墓中遺骨。 B.依靠歷史文獻可以非常準確地判定墓葬的地點、墓葬的規(guī)模以及墓主的身份。 C.王巍之說表明“曹操墓”尚不能蓋棺論定,因為從文獻學的角度看還有漏洞。 D.蔣贊初希望搞清楚追繳器物的情況,是因為現在假冒古文物的事情時有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