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xiāng)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當上狀元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那么,成為狀元以后,一般會當什么官呢?是幾品呢?下面讓答案網(wǎng)小編來告訴大家,狀元一般能當?shù)綆灼饭?/strong>。
首先,普及一下知識,“狀元”這個稱號是來源于科舉制度,科舉制選狀元最開始是在隋朝,確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但稱呼為狀元是從明清開始的,狀元起初稱為“狀頭”,原來在唐朝參加考試的士子,經(jīng)由各州貢送到京城,在應試前需遞送“投狀”,即類似今日考試報時填寫資料的情形一樣?荚嚱Y(jié)束之后,將最高的成績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狀頭”。居首者因曰狀頭,亦曰狀元。 明清兩代,殿試一二三名,確定其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所以,這里既然說的是狀元,當然是指的是明朝了,下面言歸正轉(zhuǎn)。
明清兩朝,狀元的待遇基本相同,所以一起說。要說明的一點是,狀元不是官職,很多人以為當了狀元就是當了大官,其實不然。
先說文狀元:
明清兩朝都是將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職專門留給新科狀元擔任,注意,是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一點了狀元,就成了十分清要的翰林官。而且,明、清還要讓前3名(狀元、榜眼、探花)跟少數(shù)有培養(yǎng)前途ZQNF.COM的進的進士一起當“庶吉士”,由國家派大員專門訓練3年,作為今后當宰相的苗子,所以說,狀元一般是六品官,以后看情況,會委以重任,當然,也有例外的,這里就不說了。
再說武狀元:
武狀元及第者,所授予官職可為前鋒參領(lǐng)、護軍參領(lǐng)等,職位一般是從六品,也有從五品,同品級官職還有王府五品典儀、鳥槍護軍參領(lǐng)、守御所千總、護軍營內(nèi)管領(lǐng)等。
從五品武官之下有藍翎侍衛(wèi)、整儀衛(wèi)、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監(jiān)造火藥官、陵寢祭祀供應官、太仆寺馬廠駝廠翼長、門千總、營千總、護軍營副內(nèi)管領(lǐng)等,正六品。
值得注意的是,翻譯官,舊時叫“通事”,正六品文官當中,“朝鮮通事”一職是唯一的翻譯官。
綜上,文武狀元一般都是從六品。明清狀元的初始官階大體承元代之制,其前途則更為光明,而進士科乃至整個科舉制又恢復到宋太宗以后的情形地位而略有下降(宋代118次考試,共取進士約42577人,平均每次約取361人,總數(shù)及平均數(shù)都大大超過明朝與清兩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