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外郎是什么官職 明代員外郎是閑職嗎
員外郎簡稱外郎或員外,通稱副郎,是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多為六品或七品,“員外”為定員外增置之意,原指設(shè)于正額以外的郎官。
員外郎相當(dāng)于什么職位
三國魏末始置員外散騎常侍,晉以后所稱員外郎指員外散騎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南北朝時設(shè)有殿中員外將軍、員外司馬督等,都是在原有官名上加“員外”。
隋朝時在尚書省二十四司,各置員外郎一人,為各司次官,相當(dāng)于副司長。唐、宋、遼、金、元、明、清均沿其制,以郎中、員外郎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雖然叫“員外”,實際已在編制定員之內(nèi)。
隨著時間推移和官制改革,明朝以后員外郎成為一種閑職,常有商賈仕紳捐錢獲得此官職,至此,“員外”成為富有地主的另一種稱呼。在1912年清朝滅亡以后,“員外郎”這一官職就被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