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站成一棵樹》讀后感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站成一棵樹》讀后感1
這幾天,我看完了《站成一棵樹》這本書,這是一本匯集各種好文章的書。
我最喜歡的是《家庭作業(yè)》,這篇文章生動有趣,講了“我”要完成物理作業(yè)——做一個植物細胞模型,“我”偶然想到了用做比薩的材料來完成作業(yè),可“我”沒預(yù)先跟家人說,導(dǎo)致做出來的作業(yè)分別3次被哥哥、弟弟、爸爸吃掉,最后只好用“我”的午餐三明治做。我覺得文中的“我”很有創(chuàng)造性,因為別的同學(xué)都是用什么硬紙片之類的東西做的,而“我”卻與眾不同,同時,“我”也很倒霉,不知道老師相不相信“我”的作業(yè)被吃掉了3次。
這本書中的很多文章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比如說孤兒院的小男孩不停地像“我”述說自己的媽媽多好,可到頭來,小男孩根本沒有媽媽,我覺得他是在安慰自己,他是多么渴望有一個媽媽啊,這讓我們心中的憐憫之情油然而生,他心中的孤獨也是我們不能理解的。
這本書里有許多感人的故事:老人對孩子的關(guān)心,妹妹對爸爸的信任,孩子對于一群老海軍的重要性……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就去看看這本書吧。
《站成一棵樹》讀后感2
“只有走進林中,你才能/真正地理解鳥兒的叫聲/那是被晨光喚醒的聲音/那是被露水濕潤的聲音/那是被花香浸染的聲音/唱的是,樹與樹的故事/唱的是,葉與葉的親昵/唱的是,花與花的秘密/愿站成一棵樹,為的是/真正地理解鳥兒的叫聲”。是多么美妙,多么幽默的一首詩呀!輕輕翻開樹葉般輕盈的第一頁,這里既有詩的味道,又有樹的清香氣息。
這本書,是最佳少年兒童文學(xué)讀本中的一本,我讀了后覺得真好。方衛(wèi)平教授說:“我希望這些作品能讓大小讀者們享受少兒文學(xué)的天真和趣味,也領(lǐng)略其中關(guān)于人生、自然、社會、文化的智慧和哲學(xué)。”教授想的,我都享受到,領(lǐng)略到了。
令我深刻印象的是《守著十八個雞蛋等你》。這是一個人和母雞的故事,三易是母雞的主人,他給母雞取名為二給。講述的是很多,跳舞、冷戰(zhàn)、吵架……其實,母雞二給就是一個人,它是三易的仆人,朋友敵人。引用“牽手閱讀”中的一句話吧:小說從現(xiàn)實敘事向幻想敘事的過度非常自然,矛盾沖突也很集中,第一人稱的敘述聲音不乏幽默的自嘲,或許正因為者一點,不是最后“我”的甘心等待才會令我們有種別樣的感動。
這本書是挺厚,但讀起來一點都不累,幽默,感動,每一篇都與眾不同。
《站成一棵樹》讀后感3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是一本最佳少年文學(xué)讀本,叫《站成一棵樹》,這本書收錄了中外歷史上一些優(yōu)秀的少兒文學(xué)作品,這些文學(xué)作品觸及了關(guān)于同年人生、人性、社會、命運等最基本的價值命題,其中最讓我感觸的是《沒有第二次選擇》這篇文章。
文中主要講幾個學(xué)生向蘇格拉底請教時間的真諦。他讓學(xué)生在這片林子里摘一個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許走回頭路,不許做第二次選擇。同學(xué)們都出發(fā)了,蘇格拉底在林子的另一端等著他們,同學(xué)們沒一個完成任務(wù)的,學(xué)生們都想讓蘇格拉底再給他們一次機會。蘇格拉底搖了搖頭說:"孩子們,沒有第二次選擇,人生就是如此!錯過了就沒有第二次。”
是啊!人生就是如此,我們只能一路向前。選擇的遺憾似乎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哀,但換一個角度看,人生又何嘗不是因為這種不能彌補的遺憾而變得珍貴呢?
對。∪艘坏╁e過了,就沒有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