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讀后感
“這世間的真話本就不多,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對白?珊髞碛辛穗僦,便分不清是真情還是假意了。”老舍先生說:從前的從前,沒有胭脂,姑娘的臉只為情郎紅。
曾經(jīng)沒發(fā)現(xiàn),可如今卻感覺到老舍的這句話,真是雅俗共賞。這句話出自他的著作之一《駱駝祥子》,也是因此,我才對這本書有了興趣,想要看看一看,這篇名著中的世界。
故事開始了。祥子懷揣著夢想,從狹小的農(nóng)村來到了城市里,他每天都穿梭在人群與大街小巷之中,不知疲憊地拉著黃包車,那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浸濕的衣裳,都是他奮斗過的痕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身心日益成熟,卻一直有著一個夢想——他想擁有一輛只屬于自己的黃包車。為了這個夢想,他心甘情愿地吃苦、耐勞、奮斗不息。
夢想出現(xiàn)后,便從未消失,三年多下來,祥子省吃儉用,節(jié)衣素食,終于用那努力來的寶貴的一百元錢,買到了人生中的第一輛只屬于自己的黃包車。看著那美麗的車身,他是異常的歡喜,神情激動地?zé)o以言表,甚至將這天當(dāng)做了他的生日。
但是老天爺卻是如此的不公,和他開了個玩笑——他的車被士兵們強行奪去。慘痛的一擊并沒有打倒他,卻更加堅定了他買車的信念,后來,他拿虎妞的積蓄又買了一輛黃包車,可又因虎妞的死而被迫賣掉,用換的錢來安葬虎妞,這使他失去了第二輛車。
隨著歲月的推移和社會中的黑暗不斷蠶食,祥子終于是走向了人生的“消亡”,他變得狡詐貪婪,不斷地去壓迫別人,變成了一具空無的軀殼,如行尸走肉一般。
而當(dāng)年他的買車的理想,有一輛屬于自己黃包車的理想,也早已隨著他的變化而隨之泯滅。
祥子三起三落,最后甘心走入地獄,令人警醒。
他是舊社會底層勞苦民眾們的代表人物,社會改變了人們,心向光明的人,在從未見到光明的黑暗社會中,又怎能確定,這個世界上存在光明呢?所以祥子變了,他變化的前后是一個對比,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堅定自己的信念,才能成為人生路上的贏家,收獲夢想。
《駱駝祥子》是老舍所著的長篇小說,它以現(xiàn)實主義的筆法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難忘的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諷刺了社會,諷刺了時代,更是警醒現(xiàn)代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