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希望每一本書都能為讀者帶來一些或多或少的感悟與成長,就如同我們經歷過的愛情一樣。
----胡小糊不糊涂
距上一次寫讀后感已經兩周過去了,這本書并不是很晦澀難懂但是我還是看了很長時間,因為一旦放下就不愿意拿起。
如果說這本書教會了我什么那么一定是寫作方法以及填充重要性,這本熱門書名起的好《邏輯思維與詭辯》一看就看的出這本會能教會我怎么和人家吵架,啊不論辯。但是就像去飯館點了盤青椒肉絲上桌的時候滿盤青椒里找肉絲,詭辯多于邏輯思維,甚至邏輯思維都算不上肉絲,肉沫!
全書分四個部分可以簡單概述,第一部分詭辯的起源以及歷史,第二部分為什么要去了解詭辯,第三部分詭辯的的種種手法即運用場景,第四部分結合一二部分內容來駁斥詭辯,其中第三部分內容豐富的讓我誤以為自己買了本成語詞典,大概模式為每一小節(jié)一個成語字數控制在200-300左右,先成語解釋再來個小案例,可以是網文可以是古文,古文字少的一遍古文一遍解釋,字多的就古文就好外加2句點評,這本書讓我通透的了解了詭辯但是卻沒有讓我看到邏輯思維在哪里,可能就藏在目錄的排版順序里吧,簡而言之,這并不像一本書,倒像是一篇作文,開頭結尾首尾呼應,第二部分引導出第三部分內容,第三部分瘋狂因古論今的使用成語、古文、網文進行內容填充,由37個成語組成的第三部分讓我很是痛苦,37個小節(jié)組成結構依舊是詞語解釋加小故事加兩到五行的個人理解,痛苦源自于這37個小節(jié)像不同的人寫的,有的精彩有的味同嚼蠟,所以你不知道到底該繼續(xù)看還是放棄,在無限糾結中結束了這本書,好了一吐為快結束,希望淺薄之詞在眾多愛囤書、買書的朋友選書的路上節(jié)約點微末銀兩。
多讀書,讀好書,寫下我的嘮叨之詞,輕松上陣看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