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認為生物學只是會考科目,所以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主動性差,大多是憑自己的喜好進行學習。怎樣讓學生愿意學生物學、學好生物學。在實踐中我感受到,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組織學生探究性學習等都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還發(fā)現(xiàn),將視頻資源應用于教學有很多優(yōu)勢,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將枯燥、抽象的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給學生。但這只是一種教學手段,不能代替老師,老師也不能完全依賴它。以下是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所產生的一些淺見。
反思一:運用視頻資源教學,需要教師進行引導。
視頻由于其動態(tài)、鮮活的表現(xiàn)形式,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尤其對于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的初中生會因為興奮過于發(fā)散思維而偏離主題。在實踐中,筆者就有這樣的體會,在給學生播放視頻時,學生一下就有點“炸鍋”的感覺,教師還未來的及開口,底下學生已經開始熱烈的討論了,且討論的內容和本課無關,此時教師必須以啟發(fā)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導到主題上來,教師還可以通過擊掌,講解等方式盡快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視頻資源的主題上來。
反思二:運用視頻資源教學,不能忽略學生看書。
教師在課堂上應用視頻資源,一般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先去看,緊接著就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討論、辨析,最后教師總結、點撥,問題圓滿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討論不能說不認真,教師的引導也很到位,看似非常成功,但不禁讓人產生疑惑:教材的作用體現(xiàn)在哪兒?如果光看視頻就能解決問題,那還需要教材干嘛,直接讓學生看視頻不就行了,教師應該明確視頻資料的應用應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而不是脫離教材獨立存在。
反思三:視頻的播放方式可以靈活選擇。
一般情況下,我們教學中只播放一遍視頻就可以,但有時候也可以重復播放。如:視頻內容較長,包含知識點較多,可選擇先整體播放一遍,如果學生沒有全部記住,要求重復播放某一個知識點時,可選擇重復播放該知識點。或者教學內容很抽象,播放一遍學生難以觀察清楚,也可選擇重復播放。
反思四:建議教師建立視頻資源庫。
教師可以將自己已有的視頻資源進行分類、整理,獨立建立視頻資源庫,并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完善。也可以以教研組為單位,全體生物教師共同建立一個視頻資源庫,資源共享。這樣視頻資源更豐富,便于在實際教學中高效操作。
反思五: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通過與生物學教師交流,我發(fā)現(xiàn)老師們運用視頻資源的頻率比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查找并下載視頻資源太麻煩,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從網(wǎng)絡上海量的視頻當中篩選出適合課堂教學中運用的視頻資源,要通過觀看一個又一個的視頻進行精心挑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很多老師不會下載、編輯視頻,即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不是太高,年青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相對高一些。所以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自身教育技術應用和操作能力,以適應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反思六:實驗教學中適當使用視頻資源
實驗直觀與視頻直觀各有各的長處與短處,實驗教學是所有教學方式中最能啟發(fā)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因此,對沒有條件實際操作的實驗,可通過播放視頻來教學,在教學中應用畫面定格、分析講解、慢放觀察等形式,讓學生了解實驗過程。而對有條件開展實際操作的實驗課程,必須讓學生本人通過實際操作來直觀感受實驗過程,通過實際操作,增強對教材的知識點的學習。如:顯微鏡的使用,植物細胞吸水實驗,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得到老師的指導幫扶,使學生既容易掌握要領,又理解了教材的知識點,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反思七:視頻資源只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實驗性的應用
如果將視頻傳至網(wǎng)絡平臺,讓學生在課外進行獨立學習,結果會怎樣,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