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體育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下,導致學校和學生家長都不夠重視體育教育、體育學科教學缺乏嚴謹科學態(tài)度,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化都導致了體育教學效率低下。因此為了讓體育教學效率提高,學校和學生家長都要認識到學生對于體育教育都要重視起來。同時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的對學生來進行體育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提升體育素質。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困境;因材施教
一、初中體育教學困境現(xiàn)狀分析
1、首要的是學生和學生家長對體育認識的不足。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都是應試教育為主,學校教師只是會注重學生的文化課的成績,在長期的升學壓力下,學生和學生教師很少會關注學生的體育素質。學生和學生家屬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播,很少的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所以說也會很少的關注體育學科的教學。學生對體育學科足夠的重視,家長更是如此,不會關注學生的體育成績,只是關注學生考試考了多少分數。甚至是有的學生家長還會以體育活動耽誤學習成績?yōu)橛勺寣W生放棄體育活動。因此體育學科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而且許多中學校園也對體育學科不夠重視。學校同樣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學校的領導也會更加的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于學生的體育成績則是不怎么重視。而且有很多其它學科的教師對體育學科更是不重視。很多教師在會讓自己的課去取代體育課程的正常教學。體育教師在學校很難得到正常的和其它教師一樣的福利待遇,導致體育教師心理存在著很多不平衡,慢慢的體育教師就會磨滅了他們對體育教學的熱情。導致體育教師本身就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學校管理者更重視的是學生的文化課程的學習成績。因為有升學的壓力在,中考的時候文化課的是必須要考的,而體育課卻考的比較少。體育課在初中階段是副科,不被學校領導重視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體育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體育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想要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達到對身體心理素質的鍛煉的目標是很難實現(xiàn)的。
2、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嚴謹性不足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之間的溝通不足。體育教師課體育教師之間缺少應用的溝通?茖W的體育教研活動并沒有很好的落實。很多體育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都很有隨意性。大多數的體育教師安排體育課程都是跟著自己的感覺安排學生上體育課的內容。而不是說經過所有的體育教師的科學溝通和討論,在科學完備的體育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來進行教學設計的。沒有科學完善的體育計劃作為教學的指導,體育教學內容隨意性很強,會根據學生、教師、場地、天氣等原因而改變。而體育其實是一門需要長期堅持的學科,是需要一個科學完善的指導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日語教學內容的隨意性導致體育教學內容不科學,體育教學效果自然就不夠好。很多學習的體育課程到最后都演變成了學生的自由活動課,教師對學生的體育技能系統(tǒng)化的訓練效果完全不達標,沒有形成體系。學生在體育活動課上浪費了時間,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技能發(fā)展。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沒有得到提升。所以說體育教學活動的不科學部嚴謹也是造成體育教學活動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3、體育教學模式單一枯燥
長期以來,由于體育教學的不規(guī)范不嚴謹不科學,導致了很多體育教師不愿意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再創(chuàng)新。體育教師一般是會使用自己固有的教學模式,而這種固有的教學模式是一成不變的,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漸漸的就對體育產生厭倦感。而且體育教學缺少明確的教學目標,體育教師的教學壓力基本上是為零。因此體育教師更加的不會在自己的教學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都是一單一的教學模式來重復體育教學。這樣單一重復的體育教學模式嚴重的影響到了學生參與體育教學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學生不會對體育活動產生絲毫的興趣,導致教學效率極其的低下。
二、解決初中體育教學困境的方法
1、學校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都要重視體育教育
作為教育的基礎機構學校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現(xiàn)階段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學校必須要推行素質教育,才能夠培養(yǎng)出全面優(yōu)秀的學生,適應社會的需求。素質教育強度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文化課需要重視以外,體育課也是統(tǒng)一的重要。而且越來越多的學生面臨著身體素質下降的危機,學校有義務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只有體格強健了,才能夠更有效的學習。體育活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體能狀況,而且體育活動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活躍的性格,在活躍開朗的性格里,學生更容易和其它的人相處完善學生的個性,讓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
2、體育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對于體育的理解不同,參與體育活動的意愿也會有所不同。學生在體育接受能力、學習能力上都會有所不同。每個學生的體育基礎技能都很不一樣。因此體育教學就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確定體育教學的內容。如果都是統(tǒng)一教學的話,體育基礎技能好的學生可能就會有所限制,得不到很好的鍛煉。而基礎技能和身體素質相對較弱的學生也會在統(tǒng)一化的教學中感受到體育的難度,很快就會失去學習體育,鍛煉身體的信心。體育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對學生能夠由足夠多的深入的了解,教師要清楚的知道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對體育活動體育教學的認知情況。在了解清楚學生的認知情況后,在制定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推行不同的體育教育活動,案例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總結
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校以及學生家屬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導致體育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我們要以學生為本,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來因材施教,讓學生都能夠有所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