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融入,教學的目標和宗旨開始由原來的知識與智力教育,向體育、德育與智育相融合的綜合素質(zhì)、綜合能力教育延伸,這就給處于體育科目承上啟下地位的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較大、較強的挑戰(zhàn)。因此,本文主要討論了初中體育教學中使用的多種教學方式,通過對這些教學方式的分析,明確它們在提高學生體育能力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分析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初中體育教學的教學方法太過于單一,教學模式一般采取“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跟著練習――教師糾正錯誤”的大致流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中的主導者,學生則被動地接受學習,這不僅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地開展學習。為了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學校以及教師有必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以使教學方法多樣化。下面我們將針對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進行分析,比較這幾種教學方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效果。
一、實現(xiàn)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的必要性
1.滿足教學發(fā)展的學生個性化需求
初中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主要是訓練學生行動和體能方面的規(guī)范性,比如在體育課進行之前都要做一些體操或跑步等準備活動。這種教學模式極大地束縛了學生活動的范圍,他們只能機械地進行學習,缺乏和教師以及同學之間的有效溝通。不僅如此,這種古板的教學模式還抹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興趣特長,與當今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根本無法滿足素質(zhì)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活動組織能力與個性化需求,充分提升其學習自主性,讓他們在體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特長。這樣,就能大大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并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2.學生是體育教學的核心與根本
素質(zhì)教育的提出,主要是為了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綜合素質(zhì)。學生是體育教學的核心,教師則是體育教學過程中另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督促與引導學生進行輕松有效的學習。因此,我國教育要將學生學習與教師教育二者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如今日趨完善的教育制度下,教師教學更應當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從學生體育學習的需求出發(fā),和學生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并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發(fā)展的科學教學方法。
二、多樣化教學方法分析
1、游戲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不僅在學前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其意義和作用也受到其他教學階段工作者的關注。將游戲教學法運用到初中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長足發(fā)展有很大幫助。中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活潑、好動的行為方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安排一定有針對性的游戲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學生普遍會覺得田徑項目教學枯燥乏味,這時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折返跑、接力跑、帶球跑等教學游戲,不但能有效避免學生對單一運動產(chǎn)生的厭倦感,還能提高學生田徑運動的綜合能力。另外,對于初中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拉網(wǎng)捕魚、警察抓小偷、搶球占座等游戲都是他們非常樂于進行的體育游戲。教師可將這些游戲同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最終實現(xiàn)體育興趣和體育素質(zhì)雙雙提升的理想教學效果。在備課時間,教師還應擴展思路加大游戲教學法的適用范圍,探索、創(chuàng)新更多、更好的游戲方式,以更新穎的形式開展體育教學。
2、自由學習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這里所說的自由學習教學法指的是在課堂上,體育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課前教學熱身,講解完動作注意事項之后,讓學生進行自由學習,希望以此在最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由學習掌握動作技巧、提升身體素質(zhì)。體育教師在使用自由學習教學方法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使用這一教學方法的時候,應該對講解的體育動作進行詳細的展示,讓學生對所講內(nèi)容的每一個動作都有清醒的認識。并且在體育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進行熱身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熱身做得到位,才能避免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出現(xiàn)身體拉傷。二是學生在進行自由學習的時候,體育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每一個動作都詳細觀察,記錄下學生在運動中的不足。三是對學生的自由學習情況進行總結。
比如,體育教師在教授學生籃球投遞技巧的時候,由于多數(shù)男生對籃球有一定的了解,自由學習之后,可以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女生則不一樣,她們平時接觸籃球比較少,因此對一些動作技巧不能很快掌握。學生在進行自由學習的時候,體育教師要在旁邊進行詳細的指導,反復給學生做示范,通過慢動作詳細展示動作技巧,以圖學生能掌握住每一個動作的要領。這樣,學生在完成自由學習之后,體育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建議。
3、合作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把班級內(nèi)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之后給每個小組安排鍛煉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使用合作教學方法的時候,應該從每一個小組中挑選一個學生擔任組長,讓組長安排小組成員的活動,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
比如:在進行“100米短跑”教學的時候,體育教師把短跑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動作展示給學生,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練習,小組內(nèi)部的成員相互指導、相互幫助,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短跑的技巧,提升短跑的速度。在課堂教學將近結束的時候,體育教師檢查學生的練習結果,比如起跑的動作和沖刺的結果等,檢驗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針對學生在短跑中的練習,進行課堂總結,指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對學生的長處進行表揚,鼓勵學生在課下多進行練習,改善教學效果。
4、多媒體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廣泛應用,體育教學也產(chǎn)生了一種全新的思路,這就是多媒體教學法。這一方法可將體育知識以圖片、音頻、視頻等更加生動形式傳達給學生,既能使體育知識更加具體、形象,富有感染力和沖擊力,還能大幅度提高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加深他們對教學內(nèi)容的記憶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熱情。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將艱澀難懂的體育理論或活動步驟、運動技巧等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演繹出來,這既能彌補教學語言表達的缺陷,還能提高學生的畫面想象力,通過較短時間的觀摩就能收到更加直觀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在講解比賽規(guī)則或身體結構時,就可以播放比賽視頻或身體結構動態(tài)圖片,然后再配以講解,這樣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顧曉寧 淺議中學體育運動會改革[J].青年與社會,2012,(2)。
[2]張 劍 論個性發(fā)展與體育教學的關系[J].青春歲月,2011,(20)。
[3]葉婉美 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探究[J].考試周刊,20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