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日,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并將其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成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關鍵”因素。在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的大趨勢下,在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的要求下,“發(fā)展性課堂助學”作為語文課程新的教學方式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運而生,它以堅持實踐活動為宗旨,在教學中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中心,以長遠發(fā)展為中心的先進教育理念,讓高中生能夠走出課堂,提升自我,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發(fā)展性課堂助學”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獨立思考、主動探究,不僅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要改變學生對語文課零準備、高期望的被動學習現狀,就要利用“發(fā)展性課堂助學”實踐活動,實現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說的“預習”。準確地說,所謂的“預習”是為學習做準備。后續(xù)學習活動的準備可以根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準備任務,主要由學生完成。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設置懸念,用“點”上的舊知識帶動學生搜集“面”上的新材料,舉一反三,利用“面”上材料新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識的興趣。學生可以利用書店、網絡、圖書館收集與學習主題有關的材料,或參觀有關單位、訪問有關人士。時間安排在課前或雙休日,便于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活動。以學生的行動為核心實現語文學習的綜合發(fā)展性學習目標,使學生走向生活、走向知識的廣闊天地,完成從接受學習任務到實現個體內部一系列生理及心理反應的過程,并用一定的形式把預習活動成果展示出來。
在“發(fā)展性課堂助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與要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深刻把握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自主完成對已有經驗與學習內容之間的知識建構,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成為知識內化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與運用的能力。學生自定目標、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搜集材料、自己組織實施、自己評價學習成果、自己尋求合作伙伴,在這種自主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發(fā)展性課堂助學”為課堂營造一種相互合作的氛圍,使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運轉狀態(tài),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建構,也為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土壤
在學生進行過充分的預習之后,老師讓學生對自己搜集的材料進行概括,列出目錄,并列出材料來源,使自己的材料條理化、有序化。通過難度適宜的篩選信息的微循環(huán)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一種成就感。然后學生在參考其他同學材料的基礎上,把別人的學習程序和自己的學習程序及結果合并,創(chuàng)造出新成果,從而實現資源共享與信息交流,讓學生體會創(chuàng)造的喜悅。每個學生必須對信息進行梳理、篩選,對自己和小組的有用信息進行概括,圍繞主題在較短時間內編寫出發(fā)言提綱。學生有充分的準備,對別人的發(fā)言會很敏感,也會根據別人的發(fā)言調整自己的思路。整個課堂會有一種新奇感,學生思維活躍,時而會有一些新的想法產生。每個學生都有反復發(fā)言的機會,在短時間內可以使組內所有成員達成共識。
在“發(fā)展性課堂助學”中,教師力求體現“學生主學、教師助學”的教學觀,幫助學生優(yōu)化自學質疑、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等學習策略,有效達成學習目標,形成遷移運用與舉一反三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發(fā)展性課堂助學”提供給學生迫切需要的幫助,讓學生的認知呈現出“網狀結構”,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知識的遷移與應用
思維發(fā)展是學生高層次能力提升的集中表現,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探究的核心因素。在“發(fā)展性課堂助學”中,倡導樹立“學會思考、發(fā)展個性、健全人格”并重的育人觀,遵循并敬畏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用靈活多樣的途徑,幫助學生加強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廣度、寬度與深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
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的是,“發(fā)展性課堂助學”中的“教”,是以學定教的。學生的預習、個體與組際間的合作,并不能取代教師的教學。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學習水平的限制,學生課前的預習所獲得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模糊的、膚淺的,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幫助學生整理知識、提升能力,使模糊的知識變得清晰,使膚淺的認識變得深刻,使零碎的知識變得結構化。教師準確地為學生的學情“把脈”,根據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達程度,再實施有針對性的引導與點撥,從而騰出更多的時間引領學生“織網”和“爬高”,發(fā)展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
“發(fā)展性課堂助學”強調用科學的訓練觀指導學生持之以恒地學習,通過長期反復多次的訓練,以課外實踐活動促進課堂學習,以課堂學習帶動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觀念和發(fā)展觀念,不斷超越自我、欣賞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促進學生個體巨大潛能的開發(fā),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它注重學習過程的發(fā)展性,重視現實生活對學生知識學習的影響和促進,強調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進行自主學習。它強調教師在學生學習上的幫助作用,而不是強迫和灌輸作用。它具有實踐性,強調豐富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所能接觸的學習資源和環(huán)境,強調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收集、觀察、思考和體驗。將“發(fā)展性課堂助學”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之中,是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