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對教學有了新的思考與認識。如何提高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成為教研課改的重要課題之一。實踐證明,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巧用歷史背景,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豐富課堂內(nèi)容,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并引導學生思考,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因此,借助歷史背景,可以實現(xiàn)高中歷史教學實效。
【關(guān)鍵詞】高中歷史;歷史背景;實效性
知史而知今。通過了解歷史故事、歷史事件讓人透過歷史的霧云,看清楚某些事情?涩F(xiàn)實情況是,高中生并不愛歷史課,因為歷史知識冗雜而散亂,加之高考中所占分值比例較小,導致絕大多數(shù)高中生對歷史課堂應(yīng)付了事。那么,高中歷史教師如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歷史課堂的有效性呢?下面,筆者就從巧用歷史背景這個角度,談一談如何提升高中歷史教學實效。
一、巧用歷史背景,提高學生興趣
歷史背景是高中歷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也是重要的教學資料。在進行歷史教學之前,為學生提供豐富而完整的歷史背景資料,為教學活動提供保障。甚至一些教師利用歷史背景,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取得很好的效果。下面,以《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這一章內(nèi)容的“秦朝的政治制度”這一課為例。由于受影視、小說等作品的影響,學生對秦朝的認識有些片面化,認為秦始皇就是暴君,秦朝是政治制度是殘暴的君主專制制度等等。對于“焚書坑儒”、“修筑長城”等歷史事件,不能夠結(jié)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去辯證地理解。因此,在教這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兩條視頻,一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影視片斷,一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quán)制度的視頻。這是兩條具有對立性的視頻,一方面表達了秦始皇的殘忍;另一方面要表現(xiàn)出秦始皇的豐功偉績。然后,教師提問:你認為秦始皇如何?是一個有功的人,還是一個殘暴無比的人呢?這兩個歷史背景資料,加上教師的提問,有效地打破了學生固有的想法,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在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利用導學案,開展學習活動。鼓勵學生主動發(fā)問,相互交流。要求學生從歷史的時代背景出發(fā),理解歷史事件與人物。比如,你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最終,學生明白秦始皇“焚書坑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但是為了維護政治的統(tǒng)治,是強制統(tǒng)治的一種手段。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善用歷史背景,巧妙地貫穿于歷史教學過程中,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刺激學生產(chǎn)生新奇、探究的學習欲望。
二、巧用歷史背景,引發(fā)學生思考
新課改后,高中歷史考查的重點在于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歷史背景與教學目標結(jié)合,并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角度思考,從而加強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比如,我在講授《新中國初期的外交》這一課,是這樣處理的。在進行教案設(shè)計的時候,先要明確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際形勢以及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則和基本特點,其中的教學重點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內(nèi)容。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從“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爆炸案”的歷史故事導入新課。這個歷史故事可以幫助學生深刻地了解中國建國初期艱難的外交處境。然后,在這個基礎(chǔ)上,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比如,為什么敵人如此氣急敗壞地要暗殺周總理?他們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暗殺成功,將產(chǎn)生怎么樣的影響。中國為什么要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目的是什么?讓學生接觸到歷史事件,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再進一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與思考。這樣不僅降低了理解的難度,而且增加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與分析。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歷史背景的深入分析,促使學生更加直觀、全面地認識重點教學知識,并對重要知識點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巧用歷史背景,加強學生理解
高中歷史教學并不是簡單的要學生記住歷史知識點,而是在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高中歷史課。歷史背景是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需要在了解歷史背景的情況下,才能全面、正確的掌握歷史知識。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歷史背景資料,豐富學生歷史視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下面,以《近代中國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這一章中的“鴉片戰(zhàn)爭”這一課為例。這一課知識點較多,有虎門銷煙、鴉片戰(zhàn)爭和《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內(nèi)容。并且要幫助學生了解中國人在殖民主義災(zāi)難下,不屈不撓,艱苦斗爭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了二個視頻片段,一是香港回歸視頻片斷,一是簽訂“南京條約”的影視片段。這兩個對比強烈的視頻,讓學生從這兩個歷史事件中,去思考問題,從而明白了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國際,國內(nèi)的原因。在視頻的直觀刺激下,學生們深刻體驗收回香港的自豪感,及喪權(quán)辱國的屈辱感,使情感得到了升華。有了這樣的一個情感基礎(chǔ),再引導學生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對鴉片戰(zhàn)爭做出分析,并將重要知識點準確地概括出來。由此可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注重歷史背景分析,可以使學生對重要知識點形成深刻的印象,可以幫助學生在進行歷史評價時更加全面、準確。
總之,以史為鑒,學好歷史非常重要。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歷史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巧用歷史背景,點燃學生求知的欲望,讓學生們喜歡上這門課,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遇鈺.史料在高中歷史教育中的應(yīng)用研究[J].教師,2014(34)
[2]黃文娟.淺談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的做法與體會[J].新課程導學,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