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論文頻道
 
 網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欄目類別:論文發(fā)表網

生命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更新時間:2017/2/10 16:27:00  瀏覽量:4143

  摘 要: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與世界多元文化的影響,近十幾年來青少年犯罪與自殺等行為相比改革開放前較多,從側面反映了生命教育工作較為嚴峻。高中歷史應該結合教學內容隨機滲透生命教育內容,從營造生命教育的氛圍出發(fā),選取生命教育的素材范例,著眼學生成長發(fā)展需要三個方面來加強學生的生命教育,促進其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生命教育;高中歷史教學;滲透策略

  在互聯(lián)網搜索“青少年犯罪”、“青年少自身”關鍵詞,可以查詢全國各地此類犯罪新聞在近十幾年一直呈上升態(tài)勢?梢姡斍吧逃蔀閷W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從歷史學科角度開看,生命教育在歷史教學中也肩負重要的責任;诟咧袣v史教學的需要,高中歷史教材及其教學資料中,對生命教育的研究與學習也成為歷史教學的熱點之一。文章結合教學實例,從歷史學科的特點出發(fā),高中歷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隨機滲透,文章將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一、營造生命教育氛圍,融生命教育于無痕

  生命教育要求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作為個體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不妨關注個體學生生命成長歷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進而提升其生命價值;趯W生個體在學習認知水平差異,教師需要關注學習能力不足或者學習習慣不良學生個體,做到因材施教,分層設計教學探討問題,讓其產生學習的成就感。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營造生命教育的氛圍,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認識自己的個體生命體,讓學生對歷史學習提高興趣,學生需要認清自己學習能力水平。在屢次配合學習中,逐步建立自信心。

  例如,筆者在《卓爾不群的雅典》一課關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問題:1、將雅典導向民主政治道路的是誰?為什么?2、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確立的事件是什么?簡述其內容和意義。3、除此兩個人的貢獻,你還知道有關雅典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的人和事嗎?

  而在“‘黃金時代’的公民民主”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同樣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問題:1、希波戰(zhàn)爭對雅典民主政治建設有何影響?2、伯里克利時代民主政治表現在哪些方面?3、為什么說伯里克利時代的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么死的,你能說說嗎?

  以上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內容,第一問針對班級思維層次低與回答比較簡單的學生,對于題目的答案主要源于教材中可以尋找;第二問屬于中等難度題目,概括性比較強,需要結合自己語言組織答案;第三問需要結合本課教學內容綜合回答,具有開放新思維等考慮。這份設計滿足不同學生,讓其各自收獲回答問題的成就感。

  二、選取生命教育素材,育生命教育于有形

  古人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睆氖穼W價值分析來看,生命教育的素材貫穿歷史教學始終,教師選取生命教育的史料,開展真實的生命價值探討。當代青少年由于生長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饑餓、大災難等危機體驗,擁有較好的生活環(huán)境,沒有對生存艱難與死亡的體驗。于是近十幾年出現了眾多自殺、青少年犯罪的新聞事件,實則反映了青少年對自己或他人生命、死亡不敬畏的態(tài)度,也即一種草率取舍的消極態(tài)度。作為歷史教師而言,尚且沒有辦法讓學生親歷死亡,但是從歷史學習角度可以選擇生命教育的素材,讓學生從素材中感知死亡帶來的痛苦,感知生命的寶貴,讓學生能珍惜生命。

  在教學高中歷史選修三《高科技條件下的現代戰(zhàn)爭》時,筆者曾做了如下教學史料分析題:

  通過這一組史料分析題目,能讓學生直面感受到戰(zhàn)爭的罪惡,無形中讓學生體會到生命在戰(zhàn)爭面前的脆弱。通過三個史料綜合分析,學生對生命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不可替代。

  三、著眼學生成長的實際,生命教育落到實處

  人生的經歷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多多少少會有這樣那樣的挫折與遭遇。學生個體需要正視人生遇到的挫折,歷史教師不妨加強學生的挫折教育。一個人能承受多大壓力,怎樣應對挫折,決定這個人未來的高度和長度?v觀歷史發(fā)展來看,歷史上每個有作為的個體面對困難與挫折時,都能積極面對現實,通過樂觀心態(tài)、理性思考,這就是生命教育的史料素材。從歷史學科的特點來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歷史上優(yōu)秀人物的敢于面對生死、敢于直面人生的態(tài)度,學習他們用智慧的頭腦戰(zhàn)勝人生中的磕磕碰碰。

  例如,在高三專題復習教學中,一些具有史學材料題很能反映出材料敘述者各自不同的人生選擇:

  材料一: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傳》

  材料二: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發(fā)表《戊戌政變記》對戊戌變法失敗原因進行反省,發(fā)表《新民記》等著作,……客觀上加速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

  ——《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的思想轉變》

  結合材料一與材料二,面對戊戌變法的失敗,譚嗣同選擇慷慨赴死,梁啟超選擇流亡日本,對變法失敗進行反省并著書立說,客觀上也加速了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對此,我們將如何看待他們的選擇,假如你是其中一位,你該如何選擇?說出合理的理由。從生命的抉擇與人生價值來看,對我們中學生未來生活有什么好的建議?

  當學生看到筆者在課件上展示些材料與題目時,題目的思維具有開放性。對于生死,都需要勇氣面對;在國家與民族危難之際,個人的生死要與國家榮辱相結合,必要時可以犧牲個人;個人生命的短暫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個人的社會價值與其生命的短暫不一定相等;對國家對民族貢獻的社會價值遠遠超越于個人原有的生命價值。

  四、歷史學科中的生命教育價值

  從歷史教學學科來看,歷史學科就是一部反映人類文化、科技發(fā)展、社會進步的畫卷。在歷史學科中的生命價值具有兩大點,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關注:

 。ㄒ唬┰跉v史課堂中可以直接理解肉體生命。翻閱歷史書籍,無論是中國近現代史的內容,還是世界近現代史的內容,書中不乏有一些戰(zhàn)爭、屠殺、疾病、自然災害等讓無數人死亡,失去了肉體生命的歷史事件。限于學生對生命意識與生命價值的認識不夠,一些本具有啟發(fā)意義的生命教育的問題被掩蓋了。為此,歷史學科中的生命教育價值需要引起學生的重視。

 。ǘ┰跉v史課堂中可以間接理解社會生命。從歷史課程來看,歷史學習中涉及眾多歷史人物,他們往往是歷史發(fā)展的重要人物或者歷史事件,而對這些人物的政治生涯與當時的社會有很大的關系。歷史人物,諸如商鞅、王安石、洪秀全、李鴻章、孫中山、陳獨秀、毛澤東、蔣介石、葉挺、羅斯福、斯大林等古今中外歷史人物,在談到其經歷與大社會人際關系,了解他們在歷史舞臺這個大社會中的價值。師生不自覺地去了解到處理人際關系的價值,也增強了師生對社會人際關系的重新認識,最終也達到加強學生對社會生命的理解。

  五、小結

  基于歷史學科的優(yōu)越性,生命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滲透具有現實意義。然而在歷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滲透,教師需要有效選擇教學方法與歷史史料,讓生命教育同歷史學科教學相互交融。誠然,作為教師而言,也希望教師對學生的生命教育能在其心中播下種子,讓莘莘學子們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綻放精彩花朵。

 。ㄗ髡邌挝唬焊=ㄊ↓垘r市上杭縣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麻洪友.歷史教學應著力滲透生命教育[J].歷史教學問題,2006(03).

  [2]吳洪華.淺析中學歷史教學滲透生命教育[J].校園心理,2009(06).

  [3]沈穎.讓“生命教育”回歸校園[J].基礎教育參考,2010(08).

  [4]莫鳳庭.高中歷史教學滲透生命教育之我見[J].中學教學參考,2012(12).

 與生命教育有關的高中歷史論文
  • 暫無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