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增強身體機能,因此體育教師應當依托有效的教學方式確保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按照高中體育教學大綱所倡導的有效教學理念,高中體育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全新地課堂授課模式,以便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的身體機能得到顯著增進。為此,教師應做足課前準備,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安排,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重視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積極性,從而切實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體育;有效性;課前準備;情感教育;教學評價
高中階段,學生花費在體育課中的時間越來越少,如何通過短短的40分鐘的時間來使體育課更為高效,便需要教師作出研究。為此,下面我們將從做足課前準備、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安排、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重視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積極性四個方面來探究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的實現(xiàn)。
一、做足課前準備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執(zhí)教一堂十分精彩的示范課后,被問及這節(jié)課備課用了多長時間。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回答:“你是問寫教案所用的時間呢?還是問為上好這堂課所準備的時間呢?如果是問前者,我只用不到15分鐘的時間寫教案;如果是問后者,我?guī)缀趸ㄈチ诉^去的所有時間做準備!币幻麅(yōu)秀的教師,每節(jié)課都需要認真的準備,每一個教學中的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精心設計。很多體育老師認為,體育課是不需要備課的。其實不然,體育課更是需要做足課前準備,因為如果教師不做好課前準備,學生就難以從體育課中獲得有益的收獲,甚至學生有可能受到運動傷害。所以,教師上課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了解運動項目的強度,為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案,使學生通過一節(jié)課的體育學習,在身心上都有所收獲。
二、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安排
從運動學的角度來看,學生掌握任何技術動作通過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有鑒于此,高中體育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量到這一問題,合理進行技術動作分解,并強調(diào)分解技術動作的完成要點和相關注意事項,以便使學生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對技術動作要領的掌握。同時,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也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技術動作掌握難度的降低,進而使學生感受到習得新技術動作的快樂。
三、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進入高中,在高考的壓力之下,體育課與普通文化課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由于體育課程沒有文化考試的壓力,學生往往會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文化課的學習中,對體育課缺乏熱情,甚至會因為內(nèi)容的不適應、動作的不協(xié)調(diào),而把體育課視為一種負擔。再加上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方面的影響,在體育課上就表現(xiàn)出了鍛煉積極性不高的現(xiàn)象。但是體育教學又與其它學科一樣,都是一種要求師生之間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所以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要重視情感教育,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激發(fā)他們學習體育的興趣,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例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體育名人講壇、奧運會各個賽事的舉辦、有關體育與健康知識欄目等,再通過教師的講述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人體的益處。同時教師還應該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制訂出切實可行、適合高中學生的的情感教育目標,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努力尋找文本知識與情感的結合點。例如足球是趣味性與競技性強,體能、技能與團隊意識要求高的集體性運動項目,也是高中體育教學的選修教材。高中體育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當安排兩名學生組成練習小組,為每個小組的學生發(fā)放一個供其進行傳接球練習用的足球,要求兩名學生交替相互進行傳接球練習,具體的要求是:先由一名學生通過腳弓擊球的方式向另一名學生進行傳球,另一名學生在用腳弓停住對面?zhèn)鱽淼那蛑,再用腳弓將球傳回給對方,兩名學生交互傳球十次之后,教師再挑選兩個小組進行腳弓傳接球競賽。借助這樣的訓練方式,使學生通過組內(nèi)練習與組間競賽的形式,掌握使用腳弓進行傳接球的技術動作,并且提升學生的球感,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接球與傳球部位,還能夠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提高注意力,了解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所在?梢哉f,高中體育教師采取此種模式完成足球教學,將使學生感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并且意識到基本功對于足球競技的重要性。
四、重視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積極性
從筆者從事高中體育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來看,相當一部分體育教師習慣將測試分數(shù)作為對學生的考評依據(jù),盡管此種評價方式能夠體現(xiàn)出不同學生的技術動作掌握情況,然而從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體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此種教學評價方式過于重視定量分析,而未能對學生實現(xiàn)科學、全面的定性分析,因而此種評價方式有失公允。從體育課程的性質與地位來看,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其要取得一定的成績,更在于通過系統(tǒng)性的體育知識學習,幫助自身實現(xiàn)身體機能、運動協(xié)調(diào)性以及競技精神的培養(yǎng),同時考慮到學生的體育基礎不同,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與反饋過程中,應當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即首先體育教師應當通過摸底測試的方式來掌握學生的體育基礎狀況,其后將學生取得的成績同其最初的成績進行比較,這樣的評價方式立足于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角度,因而更為客觀,同時采取此種評價方式,也有利于使學生看到自身身體機能的進步,進而增進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
比如,在平時的上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小組的方式進行鍛煉,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展示,為了顯示公平,教師還可以讓其他小組的同學為該組同學評分,并說出自己打這個分數(shù)的原因,說出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學生在評價別人的過程中也會反思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是否符合要求等,從而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鍛煉方法。
此外,高中體育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情加以及時了解,以便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的實時激勵,從而確保學生以高漲的熱情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