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論文頻道
 
 網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欄目類別:論文發(fā)表網

探析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對學生視覺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更新時間:2017/2/16 13:01:00  瀏覽量:3592

  【摘要】信息社會讓現在的高中生每天接觸到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圖片、視頻、游戲等各種視覺文化產物,這些視覺文化產物就像一把雙刃劍,既活躍了他們的思維,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同時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的美術老師們引導他們建立一種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特別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上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視覺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經典的美術繪畫作品感受、認識、評價以及判斷,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視覺審美能力,解讀能力以及運用和創(chuàng)作圖像的能力,最后形成健康的審美觀。

  【關鍵詞】美術鑒賞;視覺素養(yǎng);培養(yǎng)

  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世界已進入了“視覺文化”的時代,這對美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視覺文化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這意味著美術已成為一種特殊的無需翻譯的國際化語言,美術學科的重要性也引起國內外教育界的重視。

  九年義務教育制度下的美術課程,一直都是采用“欣賞”的說法,欣賞教學的內容局限于古今中外優(yōu)秀美術作品,欣賞教學的目的也局限于對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美感體驗與內涵了解等方面。而美術鑒賞包括了對美術作品藝術形象的感受、理解和評判的過程,是“從哲學、美學、美術學、歷史學、社會學等角度對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藝術技巧、思考想內容、文化價值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批評后,所作出的價值判斷”。在這個過程中鑒賞者會產生感情活動和思想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視覺素養(yǎng)方面的能力是其他學科所無法取代的。

  一、高中美術鑒賞課對學生視覺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作用

  1、提高學生對圖像的視覺審美判斷能力

  我們每天接觸到大量的圖像,但是對于“看”,大多數人都存在著極大的誤解,我們一直把“看”當作一種本能,是人生來具有的一種對于外界物象與刺激的感知方式,人類的視覺中確實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另外的視覺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學習獲得的,也就是說,眼睛接收到的視覺信息只是視覺圖像的一部分,腦部還必須經過長時間學習解讀這些視覺信息的內涵,才能真正將之拼成一副有意義的圖像。高中生看到的大量的通俗直白、娛樂性的視覺圖像,對藝術品由“凝神專注”轉向“消費性”接收受,成為量販式的瀏覽,造成視覺形象的泛濫。而美術鑒賞教材中所選取的美術作品都是經歷了歷史考驗與滌蕩而沉淀下來的藝術精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些作品中飽含著當時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同時這些作品作為各個歷史時期,不同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代表,是當時歷史人文的寫照。通過對其的體驗與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視覺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通過優(yōu)秀美術作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體會到“美”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fā)出來的人文氣質,學生受到作品的熏陶,形成自己的道德價值觀,形成學生內在的氣質,最終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2、提高學生對圖像的解讀能力

  首先,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提高解讀的能力,傳授學生解讀圖像的技巧。

  其次,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學生接觸到的大量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這些繪畫作品中往往蘊含著豐富而生動的哲學思想、道德規(guī)范、政治理想等。這就需要學生會更深層次解讀這類美術作品的內容,掌握解讀同等作品的能力,從而再面對其它此類圖像時,學生能用鑒賞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體系去解讀它們,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解讀能力。

  3、提高學生運用和創(chuàng)造圖像的能力

  美術課有大量的繪畫作品資料,這些作品極大學生無限的想象能力,為學生制作圖像提供條件。通過對優(yōu)秀繪畫作品的鑒賞提高學生對圖像的色彩、構圖以及審美規(guī)律的認識,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作圖像質量的提高,提升學生創(chuàng)作圖像的能力。

  二、高中美術鑒賞課對學生視覺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法

  1、學會“觀看”

  尹少淳在其《美術教育中的美術鑒賞》一文中認為: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記憶、經驗、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判斷,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的過程。通過不斷的美術鑒賞活動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美術鑒賞力并不能與一個人的智力或一般理解力完全劃等號,或者說,美術鑒賞力是一種專門訓練所產生的特殊能力……培養(yǎng)人的美術鑒賞力最有效的途徑是美術鑒賞教學。

  中美術鑒賞課,讓學生掌握鑒賞圖像的基本思路,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打破原本陳舊的認知模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以一種開放的眼界去觀看美術作品,對作品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觀看解讀,又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2、學會“理解”

 。1)引導學生了解美術繪畫作品誕生的情境

  美術作品的誕生一定有其背景,美術鑒賞課教學應當鼓勵學生了解作品創(chuàng)作者的生活經歷,把作品回放到創(chuàng)作者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中,以及美術家的主觀思想情感中去鑒賞這些作品。

 。2)引導學生解讀美術繪畫作品的內涵

  美術作品中通常都包涵著深層次的涵義,只有理解了蘊含在作品中的象征意義,才能了解作品,才能體會作品所要傳達的視覺信息。故此,美術鑒賞課注重對作品象征和隱喻手法的解讀。

  3、幫助學生樹立判斷的審美自信心

  視覺素養(yǎng)借助于美術鑒賞課來實現,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視覺審美能力,欣賞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眼光,使學生自覺地判斷出什么是優(yōu)秀的圖像,什么是拙劣的圖像。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本身就起到了審美判斷的范本作用。

  三、結語

  現代社會的教育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手段。美術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視覺素養(yǎng)涉及學生的觀察能力、解讀能力、創(chuàng)作和運用圖像的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審美判斷能力。所以,筆者認為,視覺素養(yǎng)也應當成為學生的整體素質的一部分,從而被納入學生學習的范圍之內。

  【參考文獻】

  [1] 曾  云. 淺談提升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質量的方法[J]. 大眾文藝, 2011(11).

  [2] 張鳳秋. 普通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多樣化教學[J]. 藝海, 2011(06).

  [3] 尹少淳. 美術教學研究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51.

  【作者簡介】

  邱霓(1974—),女,江西南昌人,本科學歷,單位:南昌八中,主要研究方向:高中美術欣賞教學。

 與素養(yǎng)有關的高中美術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