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人類文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音樂教育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墒亲鳛橐幻咧械囊魳防蠋,在教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音樂鑒賞有時感到難以推動。音樂教育作為塑造人類美好心靈、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將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拓寬學生音樂學習的渠道,改狹隘、封閉式課堂教學為廣闊、開放式的音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音樂;興趣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育作為塑造人類美好心靈、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將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但是,由于音樂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學生就不太重視,會出現(xiàn)課堂紀律松散、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教學任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真思考了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音樂課、愛上音樂課。
第一、導入激發(fā)興趣
導入是新課教學的第一步。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優(yōu)秀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不但能夠起到畫龍點睛、啟迪思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愛迪生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彪x開了對音樂的興趣和情感,就達不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主動地學習音樂。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重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科學、合理地運用各種不同的導入方式,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導入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不管用哪一種方法,都必須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實際進行設計,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年齡特點,他們所需要的、所喜歡的去設計。比如說,在欣賞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時,我講到:“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fā)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長城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絕望之中投海而死。從此,山海關被后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并在那里蓋了孟姜女廟,南來北往的人們常在這兒灑下一掬同情之淚。廟中有楹聯(lián)這樣說: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惫适轮v完,我看到了學生們哀傷的表情,接著我不失時機的說:“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歌聲來聽聽孟姜女的傾訴吧!庇纱司桶褜W生們引入到了本課主題,最后收到的效果也很好,他們不僅積極的去思考問題欣賞音樂,并且很容易的就總結出這首民歌所要表達的感情。當然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導入還有視頻導入法、聽辨導入法、語言導入法、問題導入法、特長生展示導入法、教師示范導入法、學生即興表演導入法等。
第二、為學生有針對性的對難點、重點進行精講細講,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音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的源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边@充分說明,音樂的熏陶對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我們農(nóng)村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學生,接觸音樂課堂教學比較少,有的學生在小學可能一節(jié)正規(guī)的音樂課就沒上過。在初一剛入學,在給學生講解枯燥無味的音樂知識,音符和休止符時,講到時值比例時,恰好與數(shù)字的意義相結合,我形象的把一個成熟的大西瓜放在桌上,同學都爭著大眼看,一定要想吃一口又甜又起沙的大西瓜。我問:“大西瓜與咱們將要學的音符時值有什么聯(lián)系?如何劃分?”小組互相討論,交流意見和看法。即把大西瓜分成四等份,以一等份四分音符“5”(一拍)看成單位“1”。二分音符“5-”(二拍),全音符“5--”(四拍),然后把西瓜分給每小組,看如果再切分結果將如何?,這樣有趣味的課堂教學既加深了音符時值,學生又復習了數(shù)學知識。在這樣的啟發(fā)下,學生既記牢知識點又開發(fā)了智力。
再如,講解“休止符”這個常用概念時,我對同學們說“0”雖然不能唱出,不是一個音符,但是這種符號起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就如我們每個人的講話不帶標點符號,致使無法換氣。通過這幽默風趣講解與表達使學生領悟了所講解的知識,又增添了學生學習的樂趣。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有針對性的對難點、重點進行精講細講,創(chuàng)設使學生輕松愉快,情趣高昂的愉悅氛圍,使學生對新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三、充分利用分組合作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共同探索研究的興趣
分組合作學習是指把學生根據(jù)興趣愛好或知識水平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的優(yōu)點是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發(fā)揮全體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集合所有學生的智慧,還能使學生的優(yōu)缺點互補,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上課時由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不管是欣賞課,還是唱歌課,都可以放手任由他們自己討論,取舍,然后選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課下可由教師或音樂課代表組織音樂興趣小組,通過教師指導和學生自由活動,探究課程要求之外的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認知面,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需要集體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意識強的人,而集體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意識不是隨便就有的,這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養(yǎng),而初中階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精神和集體意識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四、用積極地評價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給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奮斗,催人進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及時肯定、鼓勵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積極的評價是一方對癥的好藥,幾乎所有人都喜歡被人夸獎的,而且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或維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評價。俗話說: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別是在學生沒有信心的時候,我們做教師的就應該適時的鼓勵并給予最大的幫助,只要學生有一丁點的進步便給予肯定,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高。
第五、用優(yōu)秀的作品激發(fā)學生
初中生有很強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也與他所接觸到的音樂作品有極大的關系,好的音樂作品可以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或表現(xiàn)欲望。而沒有接觸過好的音樂作品的學生是不可能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望的。所以,教師應該提供盡量多的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音樂課本中的欣賞課都是選取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但這還不夠,還需我們教師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興趣。值得學生信賴和崇拜的還是教師的音樂素質。教師通過各種演出或個人表演展示給學生欣賞,不但會讓學生覺得很現(xiàn)實,而且也會樹立教師的威信,因為你的形象值得學生去學習和借鑒,學生才會崇拜你,進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覺得向著教師學習。
第六、用美好的師愛感染學生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都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如果每個老師都具有這種魅力,那么學生的學習會是幸福和快樂的。那這種魅力從何而來呢?我想,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那么學生也就熱愛、尊敬教師,愛上你所教的那門課。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沒感情,師生關系不融洽,就會對這門功課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都會受壓抑。另外,教師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精到的授課藝術來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們對學習材料充滿濃厚的興趣,去鑒賞、品味、思索,并獲得各方面的啟迪。教師還要熱愛自己所教學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以最簡潔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教學,使所教內容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興趣中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音樂課堂中我們不僅要充分利用好我市的“345”教學模式,并且在其基礎上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有所創(chuàng)新的運用。我們應該真正的關心學生,熱愛學生。拓寬學生音樂學習的渠道,改狹隘、封閉式課堂教學為廣闊、開放式的音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讓我們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之中,用腦去想,用口去唱,用眼去看,用身體去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