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對中學生來說,是學習的原動力。為了活躍化學課堂的教學氣氛,避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出現枯燥、乏味之感,對化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種非常有利的教學方法。要積極利用各種手段和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化學學習;初中生;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與學為了追求效率,都會講究方式方法的,這就像我們騎車爬坡一樣,如果一直走直線,可能無法堅持,也無法前行,但只把直線走成一個個弧線,那本來困難的坡度就容易過去了。這就是我在教學中總結的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思考和體會。初中化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其實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在教學中不能直接地把知識灌輸在學生的腦袋里,那樣只能算是完成了任務。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還要想辦法用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要求。當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進步和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一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能有效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思考,完成知識的高層次構建,讓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系統(tǒng)。所以,我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結合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也進行了以下一些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的嘗試。
一、巧設問題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初中生由于年齡特點,他們的好奇心很強,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巧設一些化學問題,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巧妙的問題最容易把學生帶入一個情境之中,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在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學習很多知識,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燃料的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響”的內容時,我們就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的車輛會限號出行?人們?yōu)槭裁闯鲩T會戴口罩,僅僅是為了防寒嗎?”這一些跟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內容,會讓學生對汽車尾氣對環(huán)境的污染重新認識,從而產生改變汽車燃料防止空氣污染的探究欲望和要求。這種結合實際的學習,不但效果明顯,而且還能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知識的實用價值,進而產生學好化學,改變生活現狀的希望。
二、巧用化學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初中生對化學學習是否能產生興趣,化學實驗的教學起著很大的作用。實驗是我們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過程中的神奇現象和鮮明對比恰是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所以,作為初中化學老師,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巧妙創(chuàng)設化學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實驗所產生的實驗現象中分析、觀察、綜合,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出歸納,概括實驗結論,從而,因實驗的生動、直觀、神奇,產生學習的興趣。
如:在帶領學生學習“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內容時,我就設計了以下問題來刺激學生進行試驗探究:
1.藥品的選取,讓學生用三支試管分別加入大理石和稀鹽酸、大理石和稀硫酸、碳酸鈉和稀鹽酸。再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觀察,找出哪一樣藥品最適合制取二氧化碳。
2.藥品的狀態(tài)是什么?它的反應條件又是什么?我們該怎么選用發(fā)生裝置?
3.我們怎么樣制得的氣體會比較純凈?選擇什么樣的收集裝置才更合適?
4.除了這些常規(guī)的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外,我們還能控制反應發(fā)生與停止的發(fā)生裝置。當然,在這個實驗的程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給實驗的學生要準備齊全所有儀器,讓學生能在實驗中自行選取需要的裝配裝置,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這么選裝置,優(yōu)點和缺點在哪里?再根據每組學生的表現給予恰當的評價,這樣能讓學生提高實驗的信心,學習化學的信心,并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自己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三、通過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生活是最好的學習素材,任何科學知識都能在生活中發(fā)現它的魅力和作用;瘜W這門學科在生活中它的影子更是隨處可以見。因此,我們巧用化學這一生活中無處不在科學,用生活中的實際來設創(chuàng)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如我們在看報紙時,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一個下水道發(fā)生了爆炸,附近下水道蓋全部被炸開,飛散到一學校的校園內,炸傷幾名學生和路人。調查后發(fā)現,這是由于有一個從事灌裝液化氣的人將罐內的殘留物不經過任何處理倒入了下水道,恰巧又有路人把一個煙頭掉進了下水道,導致爆炸事故的發(fā)生。學生在看了新聞后,肯定會聯(lián)想到跟化學知識的聯(lián)系,加深了點燃“一切可燃性氣體或粉塵都應驗純”這一知識點的認識。教師再引導學生,讓他們想想我國有些煤礦發(fā)生瓦斯爆炸的原因,對瓦斯爆炸增加認識。此時,結合這一切實際,再帶領學生進行知識拓展,和學生一起設計一個有趣的“點燃不純H2”的爆炸實驗,讓學生從實驗中弄明白爆炸的原因。有了這個基礎和拓展,學生就會進行自主學習,分組進行探究活動,學習和思考怎樣預防礦井爆炸事故發(fā)生這樣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深切感覺到煤工人惡劣的工作條件,搞好煤礦安全工作多么重要。這無形中又加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責任感,大大提高了教與學的效果。
四、在調查實踐中設置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化學學習中帶領學生進行調查實踐,是把化學知識置入情境的又一教學方法。如,在“水的凈化”這一課的學習中,我就讓學生聯(lián)系他們熟悉的已受污染的黃河,想想自來水廠是如何進行水凈化的?學生如果把這個問題裝在了心里,他們就有了探究清楚水凈化過程這一問題的意識,在學習“水的凈化”過程,才能充分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當然,生活中這種化學調查實驗的案例很多,現存的化學情境也無不在,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要帶學生去發(fā)現這些化學現象,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這些化學現象產生的原因,預防的辦法。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科學史實、化學小故事來創(chuàng)設化學情境教學,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愉悅感。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要運用自己高超的教學藝術,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研究教學內容,了解學生情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興趣,才能使化學課堂教學達到教學相長的有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