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托新課程改革的大好形勢,能夠有效地探討出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為使新課改繼續(xù)深入,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研究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備課、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等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此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歷史教學 教學策略 探討
高中歷史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達到新的水平和高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必要繼續(xù)針對高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做教學研究。在新思想、新理念的引導下創(chuàng)新教學,不斷優(yōu)化教學,實現歷史教學高效長足發(fā)展,是所有高中歷史課教師共同的期許。筆者基于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目標,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對教學進行反思,總結歸納出一些可供借鑒的教學策略。
一、扎實教師的專業(yè)功底、強化其教學技能,是實現高效教學的基礎保證
“新課程”形勢下,專家、學者和教師對于“教與學”都做了極為科學而準確的解釋,明確指出了教學是學習的基礎,由此看來,教師的教學對于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影響重大,而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是由教師自身的專業(yè)功底和教學技能水平決定的。因此,要想有效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量和效率,要從扎實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強化教師教學技能入手,這樣才能確保對教師的教學起著積極地引導、促進作用,才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搭橋鋪路,讓其樂學、會學并且學好。
不少學生心中理想的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是口若懸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課生動有趣的,從學生心中的“理想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看出,學生對教師的期許很高,學生希望教師知識面廣,既能教學有趣,又要能教得好。而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水平直接影響教學的好壞,所以教師不該認為是學生要求太高,而應該將其化為動力,不斷督促自己主動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發(fā)展自己。高中歷史教師不能因循守舊、故步自封,而應該有與時俱進的意識和不斷拓新的精神,從而開闊視野、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想要在教學活動中做到“胸有成竹”,必須要在課前準備中要做到“盡可能考慮周全”。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是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要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的預設和規(guī)劃,教師需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研究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前準備充分與否,關系到一堂歷史課教學目標的達成效果和教學的好壞。另外課前準備工作要遵循“以學定教”的原則,以學生學習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得有效的學習方法,形成相應的歷史思維品質。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以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教學切入點,并精心選擇或者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提升教學效果,推動學生的學習效果。
如,筆者在課前會研讀《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與教學法相關的書籍等以及閱讀具有前沿性的學術期刊,還會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查閱相關的歷史文獻和資料;然后分析教材,抓住新課程改革下的教材變化,并且比較不同教材之間的異同,同時關注高考新變化,分析命題方向,梳理出教學思路;接著,準備與教學相關的視頻、文字資料等;最后結合新課程理念對整個專題進行系統(tǒng)的備課。當然,對整個專題備課,可能會出現把握不準確、不充分的情況出現,所以在開始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對后面的教學設計作相應的調整和改進,實現教學的優(yōu)化。
三、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應運而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無疑有利于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實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彰顯了教師尊重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讓高中歷史課堂成為學生的天地,使其充分展現個體的風采和能力。通過對高考趨勢的分析,發(fā)現會更注重考查學生的歷史綜合能力,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分析、歸納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而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夠較好地實現以上種種目標。此外,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提出,更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而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小組探究中能夠切身體驗,從而獲得情感上的陶冶。而小組學習探究同樣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這符合素質教育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以《戊戌變法》為例,筆者先提供有關列強侵略、瓜分中國的圖片、影視資料,激起學生心理上的波動;順勢拋出如下問題:為什么會發(fā)生《戊戌變法》?其主要領導者為何人,具有怎樣的思想?維新思想內容是什么,其特點又如何?對后世有何影響?如何認識《戊戌變法》?之后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得出觀點看法;課堂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學習方法技巧;讓學生通過上網閱讀相關資料,拓展延伸,深化認識。
四、有效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效果的提高
多媒體教學能夠充分實現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完美結合,其具有傳統(tǒng)教學沒有的優(yōu)勢,能夠促進教師的教學,幫助學生高效學習。首先,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景。多媒體具有交互性的特點將聲、圖、像、文結合,可以更直觀、生動,大大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所以,很容易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其次,采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師使用教學課件可以將教學線索、知識和問題展示出來,使學生更容易抓住學習主線,掌握重難點知識。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通過各種形式展現出相關資料信息,能夠較好地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的內容,便于學生學習。再次,教師還應該將多媒體教育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相結合,總結出既適用于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方法,發(fā)揮二者的最大效力,共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
五、結束語
關于高中歷史教學策略的探討,廣大教師立足于教學實踐都提出過不少的策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教師對教學的嘗試和總結與反思。無論怎樣,從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課前準備工作、學習方式和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進行教學策略探究,是最有效的渠道。一堂學生喜愛、教學高效的高中歷史課,仍需要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旗幟下上下求索,才能最終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推動高中歷史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