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到“聽說讀寫”,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四種方法,但經過對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聽說讀寫”在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中也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并且得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聽說讀寫;妙用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通常有三種表現。一是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二是教學內容必須豐富多彩、圖文并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三是自主學習能力還未形成,教學活動依賴教師的主導。根據以上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綜合聽、說、讀、寫多種方法,才能穩(wěn)步提高教學效率。
一、“聽”——學會傾聽才能學會交流
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
(一)示范性傾聽
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多方面觀察學生是否在認真傾聽,可以觀察學生的表情、眼神或者可以找同學來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都可以間接檢驗學生是否在認真傾聽。對于認真傾聽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有對比就會有改變。
(二)思考性傾聽
一個認真傾聽的學生首先會思考發(fā)言者的發(fā)言是否正確,其次是找出自己沒有想到的地方,再加以吸納,最后是對不贊同的地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一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教師刻意培養(yǎng)的話,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就會養(yǎng)成課堂上的好習慣:當有同學或者老師發(fā)言時,他們會放下手頭的事,仔細傾聽,而不是像之前那樣隨便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結果誰都聽不清到底說了什么。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這樣的好習慣,理解和傾聽并行,會大大提高上課的效率。
二、“說”—— 專注思考深刻理解
(一)口述算理——有效提高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而計算的前提是要理解算理,理解了算理才能掌握法則。要想知道學生是不是真正理解,就需要讓他們用自己的話敘述出來,只有真正掌握了才能明白地說出來,而當他們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時,也就加深了記憶和理解。這對學生的思考和練習都能有一個很好的提高。
(二)看圖說題意——理清思路和關系
讓學生根據圖畫敘述出已知條件和其中的關系,也可讓學生自己思考可以提出怎樣的問題,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又加強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邏輯性,也培養(yǎng)了他們對信息的提取和進一步加工理解的能力,對數學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讓學生形成有條理的分析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首先在理清數量關系的基礎上,對教師提出的指導性的問題加以思考和觀察。在長時間的訓練下,可以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分析過程有條理地闡述出來。這樣的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又使學生掌握了應用題解答的基本方法,為以后的學習也做了鋪墊。
(三)敘說操作活動——總結經歷感受
數學活動有大有小,可以是一次室外的活動課,也可以是課堂中的某一個活動設計,它們都讓數學的教學更加具體形象、活潑有趣。但是,在今年的教學活動課中,老師似乎更偏重于讓學生去“做”,也就是說忽略了讓學生在“做”中也可以“學”;顒拥闹饕康牟粏渭兪腔顒,如果可以做一個有條理的總結,對學習也很有幫助。
三、“讀”——擴大知識面激發(fā)興趣
(一)對課本的閱讀,既要預習又要復習
現在教材中的例題和課后的習題的編寫和排版都是經過細心的安排的。但是有些家長和老師為了讓孩子取得好的成績,讓孩子做更多的課外習題,這樣會讓學生感到疲憊,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其實只要讓學生在課前預習并找出自己的問題,在課堂中仔細聽講并解決問題,在課后再加以鞏固和復習,再做一定的練習,這樣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二)課外閱讀拓寬視野
數學的教學不僅僅只有課本知識,老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還要利用課外時間引導學生增加閱讀,讓課堂更加有活力。老師可以利用課后作業(yè)的時間,鼓勵學生有計劃,有興趣地去閱讀,最好做一些筆記或者是感想,這樣可以讓學生更了解生活中的數學,也會了解到數學的偉大和精妙,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寫”——培養(yǎng)綜合能力
(一)寫數學日記
寫數學日記可以讓學生在一個自由的空間里用數學語言盡情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首先是老師要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去感受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然后讓學生在課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回憶和記錄課堂的學習內容,用與眾不同的方法展現自己的理解。鼓勵學生在數學日記中注重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也是一種內在體驗數學的好的方法。
數學日記主要注意的是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和堅持不懈,字數的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是自己智慧的結晶,多少又何妨。只要持之以恒,說不定大的收獲。
(二)編寫數學小報
起初學生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編寫小報,一段時間之后,老師可以挑出一些有特色的做得好的小報,也可以由學生自己選出,讓其他學生評價。這樣可以鼓勵同學辦有質量的小報,也可以給其他同學靈感。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會有新穎生動的小報編出。
數學小報的編寫既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提取和組織能力,又使學生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聽說讀寫”在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中的合理運用,是與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方式相結合,并加以創(chuàng)新的。不同學科之間不再相互獨立,而是共同發(fā)展,相互融合。這樣的課堂不再像以前一樣枯燥單一,而是生動豐富,而且也會有出乎意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