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授課過程中,存在著教學內容抽象化、課堂氛圍不活躍等問題。對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可巧用案例教學法,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案例教學;應用方式
初中生年齡還小,心智尚不成熟,也存在著自我控制能力和約束能力不強的問題,因此采取正確的教育教學方式顯得尤其關鍵。但是當今的思想品德課主要以理論性的語言講授為主,內容相對枯燥,學生學習起來興趣不高,課堂氛圍并不活躍。針對這些問題,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法,使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進入教師所設置的案例情境中,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與溝通,最終獲得理想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理解
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著教學內容理論性強,太過抽象的問題,再加上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夠,往往就會使學生認為內容無聊枯燥而喪失學習興趣。采用案例教學法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法,可以使所教學的內容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引入某個案例,讓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學生認為所學習的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從而將原本很抽象的東西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有了實際的體驗和感性的了解。
在課堂中通過小組討論,可以使學生相互交流意見,充分發(fā)揮自主性,提高學習的效率。比如在八年級《禮儀展風采》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國慶期間天安門廣場上升國旗儀式的視頻。國歌響起,屏幕上出現(xiàn)整整齊齊的儀仗隊舉著國旗,儀表端莊,邁著有力而又整齊的步伐走向天安門廣場。當國旗一點點升起的時候,全班學生都被深深地震撼了。接下來的教學開展得格外順利,學生進行相互討論,交流自己的感想,課堂的氛圍變得輕松愉悅。通過這個案例,我們了解到案例教學法的實際用處就是將教學內容變得具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啟迪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
在思想品德課中,教師根據(jù)所舉案例,提出相應的問題,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去的作用。比如在教學八年級《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選取以下案例。
某地的海鮮燒烤大排檔,雖然很有名但也存在著許多的食品安全問題。一天幾名外來的游客在某家大排檔吃飯,由于吃到了并不新鮮的海鮮而起了不良的反應,就去質問老板。然而老板死活不認賬,反而說這是因為該游客個人的體質問題,并且要求游客向他支付420元。于是游客就向110尋求幫助,最終該老板承認自己出售不新鮮的食物,并賠付了游客的損失等。
教師可以對此事件進行提問,如:(1)該大排檔老板的行為侵犯了游客的什么權益?(2)游客還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3)通過此案例我們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示?通過這個案例的導入,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思考,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保證了課堂的有序進行。
三、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辯證看待問題
在使用案例教學法時,可以通過案例來向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開動腦筋,辯證地看待問題。初中生的思維相對較簡單,但很多問題不能單純地用“是”和“非”來進行判斷。隨著學生知識儲備的增加,學生思考的內容需要擴展,所涉及的知識面也要擴展,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用辯證的方式進行思考。
比如在教學七年級《網(wǎng)絡上的人際交往》這一課時,教師不用直接問學生網(wǎng)絡交往是好的還是壞的,可以舉以下兩個案例,讓學生通過辯證思考來得到準確的答案。
【案例一】一個身體有殘疾的人,因為家庭和自身的情況而不能上學,因此采用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網(wǎng)上聽課的方法參加成人自主考試而考上大學。
【案例二】一個中學生因沉迷游戲而逃課上網(wǎng),并結交了一些惡友,家長進行勸阻都不聽,最終將自己的親生母親殺死而進入監(jiān)獄。
通過這兩個案例讓學生進行思考,到底網(wǎng)絡的普及對我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由于這兩個案例有著鮮明的對比,學生不難從中得到正確的答案:要認識到網(wǎng)絡的兩面性,正確使用并嚴格要求自己,將網(wǎng)絡有利的一面發(fā)揮到極限。
當前新課改在不斷深入,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主要是課堂教學方法不科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巧用案例教學法,有利于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展示學生的想象力和活躍的思維,最終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