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論文頻道
 
 網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欄目類別:論文發(fā)表網

初中思想品德問題教學淺探

更新時間:2017/3/29 11:34:00  瀏覽量:3460

  [摘 要]教師應從學生生活認知基礎出發(fā),根據課堂學習需要,巧妙介入問題,以問激學、以問明理、以問導行,通過多元互動展開教學探索,有效啟動學生學習思維,引導學生明理踐行,形成重要的教學內驅力。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問題教學;學情;教材;現(xiàn)實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思想品德課程要立足于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要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因此教師從學生生活認知基礎出發(fā),深入挖掘教材,根據教材內容需要,巧妙介入問題,有效啟動學生學習思維。

  一、學情調查,以問激學

  開展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之中,對學生學習意識、學習思維、學習習慣等因素展開調查,為課堂教學問題設計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撐。提問是課堂教學最常見的教法,但不同設計思路所產生的教學效果迥異,教師要在問題提煉、問題歸納、問題展示等環(huán)節(jié)作全面思考,以確保問題的準確性,提升教學的高效性。

  如八年級思想品德《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一課的導入階段,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和《龍的傳人》,并引入問題:什么是中華民族精神?為什么海內外華人都如此虔誠地來祭拜黃帝陵呢?學生快速展開熱烈討論,并給出自己的答案。有學生總結:中華兒女為實現(xiàn)民族解放,同一切外來侵略者展開不懈斗爭,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也有學生說:海內外華人都虔誠地祭拜黃帝陵,說明大家都希望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盼望祖國能夠早日實現(xiàn)統(tǒng)一。

  從學生給出的答案可以看出,這些信息并非都是通過閱讀教材獲得的,很多是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累的。這說明教師的問題設計具有針對性,引發(fā)了學生主動探索意識。其實,學生學習認知有廣泛渠道,教師之所以用歌曲導入,是因為從學情調查中得知,學生對歌曲的敏感性更強,由此設計問題,必然能夠活躍課堂氣氛。

  二、挖掘教材,以問明理

  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為課堂教學問題設計做好堅實鋪墊,這是教師備課基本功。教材內容與學生學習思維有眾多契合點,教師從哪些角度展開挖掘,需要考量眾多關聯(lián)制約因素。首先是教材系統(tǒng)性,思想品德教材內在關聯(lián)不是特別緊密,但教學統(tǒng)一性比較鮮明,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學習。其次是學生學習思維特征,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思維的共性特點,還要對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思維個性情況進行深入了解,這樣才能提升問題設計的適合度。

  如在教學《我愛你,中國》時,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習教材,然后給出系列思考題:我國文學史上的“詩仙”“詩圣”分別是誰?你能夠說出多少文化典籍的名稱?中國的“書圣”是誰?我國保存至今的著名石拱橋是哪座?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分別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學生快速做出反應,并給出答案。

  教師深入研讀教材,給出系列問題,基本涵蓋了主要學習內容,學生就此展開合作學習,逐漸建立清晰的學習認知,課堂教學呈現(xiàn)繁榮景象。課堂問題設計緊扣教材內容,教本、生本思維達到較高契合度,其學習效果才能顯現(xiàn)出來。

  三、接軌現(xiàn)實,以問導行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設計與學生生活認知有多重關聯(lián),教師要從學生現(xiàn)實生活展開教學考量,以提升教學問題的現(xiàn)實性,F(xiàn)實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是學生普遍關注的,教師要對這些資源進行科學整合,形成重要的教學引導內容。如果能夠巧妙地以問題形式引導學生展開學習行動,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為課堂教學提供正能量。

  如教學《我為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做貢獻》時,教師引入古詩《憫農》,并和學生一起背誦。教師沒有讓學生閱讀教材,而是展開問題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現(xiàn)象呢?學校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浪費現(xiàn)象呢?社會生活中有沒有浪費現(xiàn)象呢?學生對這些內容都非常熟悉,自然有話可說。有學生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浪費現(xiàn)象有很多,剩飯、剩菜都倒掉了,不能節(jié)約用水用電,衣服還不舊就要換新的。也有學生說:我們學校生活中也有不少浪費現(xiàn)象,有人隨便撕紙張,扔學習用具,亂花錢買零食。社會生活中的浪費現(xiàn)象更嚴重,大樓還好好的就拆了,爛尾樓盤卻大量存在,這樣的浪費可謂是觸目驚心。

  讓學生對浪費現(xiàn)象展開討論,是因為其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接軌,學生參與學習非常迅速。學生生活范圍不是家庭就是學校,這里適當延伸,讓學生關注社會浪費現(xiàn)象,無疑是對學習內容的深度探究。

  在思想品德課中開展問題教學,需要教師深入到學生之中,對學生學習思維進行細致調研,通過質疑、分析、講解、歸結、整合、優(yōu)化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構建嶄新的學習認知體系。

 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初中思想品德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