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在教育中一直非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音樂教學也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學生通過音樂知識的學習不僅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藝術(shù)的探究,還能通過音樂對學生的情感進行陶冶、對學生的心靈進行塑造,使得學生發(fā)展的更為完善。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困境及優(yōu)化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新課改;高中音樂;教學困境;優(yōu)化策略
高中音樂是高中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新課程理念中提出“音樂以審美為核心,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加強對高中音樂的教學不僅是新課改理念的表現(xiàn),也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但是目前我國高中音樂的教學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其在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困境
1.音樂教學模式較為陳舊,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匹配度較低
目前我國很多高中在音樂教學的時候還是采用的是老一套的音樂教材、陳舊的音樂教學方法,使得音樂教學無法有效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也無法有效的踐行新課改的要求,學生的積極性提不高,音樂教學效果不明顯。在傳統(tǒng)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很多教師早已習慣了這種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只負責聽就可以了,忽視了學生主觀性的發(fā)揮,同時也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實踐能力等的培養(yǎng),無法讓音樂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熏陶,也無法有效提高高中音樂教學的效率。
2.音樂教學缺乏藝術(shù)特點,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越來越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高中音樂教學應該是以有效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shù)能力,使得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促進學生人格完善為目的的,但是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都不太注重對學生的音樂教學,音樂教學缺乏藝術(shù)性,沒有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的發(fā)揮音樂教學的作用,忽略了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使得很多學生對于音樂知識都是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結(jié)構(gòu)框架,也無法有效領(lǐng)略音樂之美。
3.音樂教學目標不明確,音樂課堂紀律較為松散
受傳統(tǒng)音樂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音樂教學的時候知識教授學生一些音樂創(chuàng)造背景方面的知識和音樂歌唱的技巧等,沒有注重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也沒有利用音樂教學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忽略了音樂的育人功能,無法有效的發(fā)揮音樂教學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也沒有注重在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音樂教學目標較為狹窄。同時很多音樂教師認為音樂的學習不重要,因此當學生在課堂上嬉戲打鬧的時候,教師也經(jīng)常性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有對音樂教學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使得音樂教學效率一直無法獲得有效提升。
二、有效解決高中音樂教學困境的策略
1.充分挖掘音樂教育資源,讓音樂教學能有效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音樂課堂中單一的教學模式,充分挖掘音樂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樣的音樂教學活動,使得音樂教學能夠有效的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能夠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匹配,有效促進高中音樂教學的發(fā)展。
例如學習《陽關(guān)三疊》這一首音樂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導入《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的畫面,通過直觀的圖片有效的對學生的情感進行渲染,使得學生既能明白《陽關(guān)三疊》這首音樂是根據(jù)這首詩譜寫而成,也能通過詩里的畫面有效的體會《陽關(guān)三疊》這首歌的情感。然后教師在利用播放器將這首歌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有效對音樂旋律進行感受,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這樣在接下來的教唱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歌唱的時候更加的富有情感,也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陽關(guān)三疊》這首音樂中用到了塤,那么教師就可以就塤的知識對學生教學,有效的擴充學生的知識見聞,讓學生對音樂知識了解的更為透徹。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的利用鋼琴、笛子、音響器材等學校已有的設(shè)備,有效的豐富音樂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2.積極創(chuàng)設(shè)音樂情境,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高中音樂教學是以傳遞理論知識為基礎(chǔ),引導學生在音樂中有效的去感受、體會,豐富學生的情感認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讓學生獲得綜合性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傳射情境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妙,自覺投入到音樂學習之中,這樣才能有效實現(xiàn)高中音樂教學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挑擔茶葉上北京》這首音樂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個場景畫面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這樣學生在學唱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方便。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這個場景進行模擬表演,一個人挑著一擔茶葉滿心歡喜的走在去北京的路上,邊走邊唱個歌,一心想要將茶葉送給遠在北京的偉大的毛主席,通過這個場景演示,不僅可以讓音樂課堂更加的富有趣味,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加深學生的記憶,使得學生對這一章節(jié)的音樂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提高音樂教學效率。
3.突出音樂教學的審美功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眾所周知,音樂具有很強的審美功能,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將音樂的這個功能發(fā)揮出來,使得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能夠有效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感知、感受、創(chuàng)造美的教育。
例如在學習《索蘭調(diào)》這首音樂時,教師可以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慢慢地對音樂進行欣賞、體會,使得學生可以有效感受東亞民間音樂的曲調(diào),讓學生明白歌曲里面所蘊含的情感。除了在情感上讓學生進行體會外,教師也要讓學生在音色、旋律、體裁等方面進行分辨,使得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對音樂進行感知,這樣學生審美能力不僅能夠有所提升,也能有效的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讓學生的思維境界也能得到顯著提升。
總之,新課改給高中音樂教學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教師應該努力的抓住這次機遇,有效的改變傳統(tǒng)高中音樂的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樣的音樂教學活動,積極貫徹課改理念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能夠得到個性的發(fā)展,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使得高中音樂教學不僅能有效踐行新課改的要求,也能促進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瓊茜.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之微探[J].新課程(上).2013(10)
[2]阿茹娜.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
[3]華珊.新課標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