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個性化的教學模式。論文主要從三個方面敘述了初中物理課堂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探索,指出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激勵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多方面延伸學生的生活,有助于學生未來的全面性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個性化實踐探索
在新課標的改革之下,初中物理教學要從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主,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個性化的教學要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物理課堂中融入新的教學理念,發(fā)揮教學的藝術性。個性化的教學是以不同的學生需要為基礎,讓每個學生都在其中得到發(fā)展。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個性化教學,能夠更好地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學習,有效地提高物理課堂的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初中物理課堂個性化的教學構建了一種民主式的課堂,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平等的對話,自由地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知識技能。在物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用物理知識中的各種奇妙的現(xiàn)象和有趣的實驗,營造一種愉悅、和諧、民主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和大氣壓強有關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演示出這個實驗,用實驗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fā)學生更深層次地探究,從視覺的角度引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求。這個實驗中,教師先將大試管中裝滿水,再在其中套入一個管口直徑相差不大的小試管,然后教師就將大試管的管口向下。之后,學生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大試管中的小試管不但沒有掉下去,反而出現(xiàn)了緩慢上升的現(xiàn)象。這種比較奇怪的現(xiàn)象,不用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就會自發(fā)地展開激烈的討論,都想解決這個問題。有些較為細心的學生會觀察到大試管中有少量的水流出,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看到的這個現(xiàn)象,一步步引導學生的思考,推動學生從壓強的角度去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少量水的流出導致大試管中的壓強減小了,從而與外界的大氣壓形成了壓強差,因此小試管就會向大試管底部走,這樣大試管的壓強就與外界的壓強相等了。這種民主式的教學,使整個課堂的學生都在熱烈地討論,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貢獻自己的想法,彰顯自己的個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激勵學生去張揚個性
這種個性化的教學能夠打造一個開放式的課堂,尊重學生的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分析討論問題。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讓學生利用不同的原理方法解決,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討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彰顯自己的個性特點。例如,在學習歐姆定律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在教授學生進行實驗的操縱后,讓學生進行對實驗數(shù)據(jù)結果的處理,再引導學生自己去總結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每個學生對自己完成的實驗及結果都是特別重視的,學生會特別認真地從自己的實驗數(shù)據(jù)中尋找規(guī)律特點,整個課堂的氣氛也會變得熱烈起來。在眾多學生的激烈討論之下,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得出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之下,電壓和電流的數(shù)值成正比的結論。但是有很多學生會覺得自己的結論不正確,不敢大聲地說出來。這是教師就應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自己的結論,對學生的看法給予肯定的態(tài)度,就可以順利地得到正確的結果。在得出結論后,學生再次經過深層地分析和討論,完善自己的想法和結果,讓自己的結論更具有科學性,最終就可以導出歐姆定律的公式。這種開放式的課堂融合了多個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張揚了學生的個性,還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更加完善的結果,讓學生深刻地見識了到了物理知識的嚴謹、客觀和科學性,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物理知識。
三、增加學生的生活延伸
這種個性化的物理教學課堂還可以有效地拉近物理知識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加熟悉物理知識的運用。在物理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地結合學生生活中和物理知識有關的生活經驗,設計一些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問題,推動學生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也可以讓學生將物理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當中去,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物理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述關于平面鏡的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建一個和平面鏡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逐漸了解和平面鏡有關的知識。比如這樣一個問題:有一個高兩米寬一米的平面鏡掛在大堂里,鏡子前面掛有一個明亮的白熾燈,問當人們從鏡子面前走過時,可以看到的白熾燈的范圍。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和自己的個性想法,想到很多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想法,將它們整理歸納起來,逐步得出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和原理,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講授,讓學生明白自己觀點中的錯誤。這種生活式的課堂,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就可以較為容易地找到分析問題的出發(fā)點,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地發(fā)言,讓學生養(yǎng)成積極思考討論的習慣,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點,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養(yǎng)成較好的創(chuàng)新型思維。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物理知識的本質特點和原理知識,日后也能更好地運用它們去解決問題。
結束語:總而言之,教師要在今后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掌握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推動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正如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教師要在學生的個性基礎上,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構建一個全新的個性化的教學方式,讓物理課堂更加的開放化、生活化、民主化和個性化,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磊磊.初中物理個性化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J].理論考試研究(初中版),2015,(1):55-58.
[2]馬駿.初中物理個性化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J].讀寫算(教研版),2014,(13):48-52.
[3]楊小蓓.初中物理個性化教學的理論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