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實施新課程背景下,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學習能力是生物課教學的第一重任;邮浇虒W所注重的是教學工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效果,在生物課堂中加強師生互動,能夠借助情境、對話、問題等多種方式,實現“教”和“學”的整合,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從而提升生物教學效率。本文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要,從多方面探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互動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生物;互動教學;應用策略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高中的生物教師在教學中仍更多的采用“注入式”的教學方式而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造成了很大的限制。而互動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開展則能切實有效的對學生的主體性加以發(fā)揮,讓學生通過與教師和同學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和探索的方式來對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發(fā)揮。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應多添加互動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對生物課的興趣激發(fā)出來,使其愿意主動探討問題,增強他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也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果,才能真正達到新課標的教學目標。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與熱情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參與到生物課程的學習中,也能有效促進生物教學效果的提升。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中要實現互動教學法的順利開展,首先就要對學生的興趣加以極大,這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對此,高中的生物教師要在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法,就需要為學生構建更加輕松的教學氛圍,以對學生學習的熱情加以調動使其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對學生而言,生物的學習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學習方式往往會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乏味與物料而失去學習的興趣,這也就要求教師能采用有效的方式能應對生物知識的抽象性。比如可以在教學中對現代的多媒體技術進行充分的運用,以聲音、畫面、視頻等多樣綜合的方式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既能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愉悅,又能有效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
大部分人對事物的認識都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知的,在學習中亦是如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學生的互動熱情與興趣并不會自然產生。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人性的特點,通過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從感性中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熱情。因此教師首先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用以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例如,在《細胞中的糖類和脂類》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日常飲食為例導入課程,作為早餐你會選擇牛奶雞蛋還是面包開水?很多人對脂肪類食物敬而遠之,脂肪類食物真的這么可怕嗎?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導入課程,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生物知識和實踐的聯系。在講完糖的主要含義后,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糖類,以生活中的事物為表象思考糖類的主要作用。設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化學知識,一個女孩早晨未進早餐便去洗澡,在洗澡過程中暈倒,最快捷的處理方式是什么?在脂肪的學習過程中,設計問題情境在動植物的哪些地方容易堆積脂肪,動物的皮下內臟周圍,為了儲存能量物質、保溫。設計問題情境,為什么野生動物的脂肪比較多,而家禽的脂肪比較少?通過練習生活實踐,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增強生物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三、豐富互動形式
在應用互動教學模式促進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時,師生互動是較為常見的一種互動模式,教師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作為引線,以此促成師生間的互動。但單純的師生互動對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效果并不十分明顯,要培養(yǎng)學生在生物課堂中自主探究的能力,還需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豐富互動形式,通過生生互動促進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
例如,以“人類遺傳病”這一章節(jié)內容為例,師生互動方法為:首先教師提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具有什么樣的遺傳特點?”此時學生會回答“父親與母親皆正常,如子女患病,則一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倍蠼處煂栴}進行深化,提出“同學們是如何得出這樣的結論的呢?”學生則會回答“如父母親皆患病,則子女都患。桓改赣H其中如有一人患病,那么子女中一定存在攜帶者;父母親正常,子女也有患病的可能!苯處熢趯W生給出這樣的答案后,向學生拋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同學們覺得后代的子女中,男女患病的概率是相同的嗎?”教師通過設計階梯式的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有效深化了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在師生互動后,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以“減數分裂”為例。由教師為學生設計共同討論的問題,同時為其播放減數分裂的過程,而后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組間互動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進一步優(yōu)化生物課堂教學。
四、抓住課堂生成性互動資源
課堂中經常會出現很多教師預想不到的內容,有時是學生的突發(fā)奇想,有時是學生的“誤入歧途”,有時是學生的困惑等。這時,教師要抓住契機,讓這些“突發(fā)奇想,誤入歧途,困惑”成為我們有效互動的催化劑,催化出高效課堂。例如,在一次做“還原糖的鑒定”實驗中,有個學生發(fā)現自己做完實驗后試管顏色與別人不同,他就提出困惑,到底誰的正確?我抓住契機,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收集了三種不同顏色的試管展示:一種沒有磚紅色,一種是淺磚紅色,一種是磚紅色。要求學生先在小組分析可能的原因,然后再請三種不同結果的實驗者來講述自己的實驗過程,最后分析得出三種不同結果的原因所在。經過大家的有效互動,大家都印象深刻地記住了:做實驗一定要先搞清原理,并嚴格遵循實驗步驟順序,遵守實驗所用時間。如果只動手,不動腦,不按規(guī)范操作,必將導致實驗失敗。以前,上實驗課前,老師也曾三番五次強調實驗規(guī)則,但學生就是記不住。通過這次有效互動得出的教訓,學生印象深刻,在之后的實驗中,成功率提高了。
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互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與掌握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進行教學改革,在生物課堂上積極開展互動教學,從而促進高中生物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云.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34)
[2]魏偉鋒.高中生物互動教學應用于課堂中的研究[J].青蘋果,2017
[3]彭偉林.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里的重要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
。ㄗ髡邌挝唬嘿F州省貴陽市烏當中學 5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