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最為基礎的教學就是識字母教學部分,單詞是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知識的基礎,簡單詞匯的教學應根據小學生的特性來展開趣味教學的組織和實踐,可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積極熱情,提高學生的語言協(xié)調性和熟稔牢記詞匯技巧,鍛煉學生詞匯量的拓展。趣味教學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仍然需要加強對其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趣味;教學
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 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課堂存在的問題
1. 教學課堂形式單一,枯燥無味課堂上不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教師只是煞費苦心地講解、教授,要求學生認真地傾聽、理解和記憶,規(guī)范地模仿和拼寫,機械地背。英語教學被簡化成為背單詞、默詞句的重復單一教學,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2. 學生沒有個性化的學習空間無論讀、背、抄寫、練習、作業(yè)、測驗都是一種模式,都要達到同樣的標準,并且學生只知道重復繁瑣地識記同樣的句子和詞匯而不知道變通,這種不合理的學習方法無形之中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學校為將來社會培養(yǎng)的人才多半成了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機器,試問這樣的人才又怎能適應我國未來發(fā)展的需要,故改進我國現(xiàn)行教學法勢在必行。
3. 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部分教師仍堅持著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唯恐不能滿堂灌。他們認為掰開了、揉碎了講是對學生負責任,任何細微的地方都不能疏漏,否則就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會因此受到極大的損失。然而這些教師卻沒有想到,成長是不能代替的。學生一旦有自學的習慣和方法,有了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后的愉悅情感體驗,就能為今后的學習、成長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和能力基礎。包辦代替只能培養(yǎng)出不善思考、不俱個性、不思創(chuàng)新、因循守舊、聽任別人指揮的老實學生。
二、 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的策略
1. 采用趣味教學
趣味性課堂就是課堂上采用多元化、豐富的活動來教授傳遞知識,為了迎合小學生的特性,教師需要通過趣味教學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學習識字、拓展詞匯、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牢記字的結構和發(fā)音,掌握并強化這能力。這時需從教學的多樣化、趣味化、互動化來入手,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學習能力,并根據他們活潑、跳躍的年齡及輕松的課業(yè)來組織趣味教學。
2. 教授識單詞方法
借助識單詞方法,簡易教學,是能引起學生深刻記憶的基礎,因此在識字中,把不同字母打散順序,讓學生們通過對字母的順序進行排序,同時分門別類,讓學生分類的過程中,邊找邊讀單詞的發(fā)音,不僅促進學生學會單詞的發(fā)音,還能辨識單詞的拼寫,在聽寫過程中能想起單詞由什么字母組成。
3. 重視小學生感悟能力
小學英語考究的是理解的能力,實際上也就是培養(yǎng)感悟能力,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把實際生活中碰觸到的事物來結合小學英語的情景英語,學會多角度考慮問題,并發(fā)揮想象能力,同時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看法講出來,教師可以在旁激勵并點評糾正,在學生的講話中總結出英語思維下正確的邏輯思維方式。例如:在學習對話時,讓他們回憶對話內容并畫下來,結合實際來牢記句子,同時可以在課堂情景模擬,以別的事物來代替文中物,增強同學知行合一的意識,強化課堂記憶,以便同學們學會以聯(lián)想法,感觀法來應用于閱讀背誦學習中。這樣不僅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了檢查,同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使所學知識得到升華,也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
4. 加強練字要求,提升識詞能力
在小學基礎上,要求學生學會寫字母時遵循正確,規(guī)整,干凈的基本要求,此時就必須從端正學生的坐姿和握筆方式入手,教師在讓學生示范姿勢時,可讓同學們互相指正和監(jiān)督,不僅能讓學生形成姿態(tài)意識及良好寫字姿勢,同時規(guī)范小學生寫字筆畫順序,及在近似詞上劃分區(qū)別,加強對字母的練習,利用抄寫來加強句子語式順序記憶,這時需要學生的耐心和細心,教師就要通過組織來平復學生練字寫字時的焦躁心理。
5. 把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現(xiàn)在的時代提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開拓性思維,開展集體活動,讓學生學會去發(fā)現(xiàn)、探索、解決問題,依據課本上的有限的文圖,教師再增加幾個簡單易懂的字謎游戲或字詞接龍,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以不同的視野,多種角度探討同一個問題,同時推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先布置課前作業(yè)讓他們先找些關于課文上單詞的含義和詞組相關的資料,推崇獨立完成,可借助父母協(xié)助或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同時教師找出類似的題材一同進行探討,比較兩者不同時,讓學生評價優(yōu)缺點,從多角度看問題,不僅對思維有拓展作用,還有利于加深對單詞的印象。比如說favorite,對于小學生是有些抽象的,但是利用充分的時間,加上課堂上豐富有趣的教學,引用多樣化的教學過程,加強學生對單詞字母音標難點的認識和學習。再在課堂上讓同學們發(fā)言或者寫出他們的感想。同時,教師也需進行多方面資料準備豐富教案內容。在課堂上普及的同時,完善他們不足之處,形成優(yōu)良的識字開創(chuàng)思維模式。
三、 總結
以被動式學習到主動式識字,懷著好奇、懷疑的態(tài)度去探究,以問題意識來思考單詞的組成,倡導學生以主導者地位來看待知識的處理方式,就像著名教育專家周一貫所說的:在教師的探索研究中,科學的教育體系能帶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能力,在趣味中讓他們領會知識的樂趣,從而,教師在學習中引領大方向,促使他們學會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自己的思維導向中成為問題意識的學習知識建構者。
參考文獻:
[1]郭辰琳.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研究[J].教育科學,2015.
[2]安曉.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5.
[3]張婷.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5.
[4]張常虹.以趣誘學、以趣激學、以趣促學——小學英語趣味朗讀教學研究[J].教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