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育中,小學語文是主要課程之一,不但為必考科目,還是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人文精神及思維能力。而且兒童文學比較符合小學生的閱讀心理,對促進小學生成長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無法實現(xiàn)兒童文學教學的目標,因此探究兒童文學的閱讀教學具有實用價值。闡述了兒童文學的發(fā)展及特征,探究如何開展閱讀教學對策。
關鍵詞:兒童文學;閱讀教學;對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這種文學比其他文學更具有吸引力。因小學生對新鮮事物非常好奇,如果規(guī)規(guī)條條的教學學生勢必不習慣,但是兒童文學具有生動性、表現(xiàn)力,能夠讓師生共同闡釋出來,讓小學語文氛圍更加活躍,因此深得學生喜愛。但是兒童文學閱讀教學并未受到重視,還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
一、兒童文學的發(fā)展及特征
兒童文學是專門給少年兒童創(chuàng)作的作品,形象生動,內容通俗易懂,最早起源于14世紀到16世紀的歐洲。從文藝復興運動開始,人們就意識到要謹慎、細致地對待兒童,要尊重兒童人權。從1658年開始,就出現(xiàn)了兒童文學作品。到了18世紀后,兒童文學走向成熟,而且題材越來越豐富。到了20世紀,世界各國涌現(xiàn)出大批較為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比如《大林和小林》《稻草人》等。我國從改革開放后,兒童文學就逐漸進入黃金期。而現(xiàn)代兒童文學具有豐富想象力,包含童話、戲劇、詩歌等各種形式。兒童文學具有故事性、教育性、趣味性及知識性等特征。因兒童認知能力不強,極易受大環(huán)境影響,理解力薄弱。而優(yōu)秀兒童文學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給學生闡述深刻道理,自然比死板教學效果更佳。
二、小學兒童文學閱讀教學對策
從兒童文學特征來看,兒童文學閱讀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筆者結合自身工作體會,談談如何開展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才能夠實現(xiàn)教學目標。
。ㄒ唬┥钊胪诰騼和膶W的趣味性
在兒童文學作品中,比較重視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欣賞藝術過程中培養(yǎng)想象力與語言能力,學會思考生活,實現(xiàn)自我教育。兒童文學能夠讓學生開動自己的想象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可由學生分別扮演作品中的各種人物角色,詮釋學生對文中人物的理解。小學生樂于自我表現(xiàn),活潑好動。只有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他們才能夠快樂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在小學語文中,各種兒童文學作品大多數(shù)貼近實際生活,因此要讀懂、理解難度并不大,難就難在怎樣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作品中的內涵。因此教師就要深挖教材,可讓學生通過表演體會作品中的感情與意境,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兒童文學作品《嫦娥奔月》(五年級上冊)教學時,教師可安排學生扮演作品中的角色,扮演后羿、嫦娥及逢蒙,從中感受逢蒙的壞人形象,嫦娥的美麗善良及后羿找不到妻子的焦急心情,從而生動地展示幾個人的藝術形象。當學生對閱讀作品產(chǎn)生了興趣,可要求學生繪畫想象中的人物形象。
事實上,小學生想象力比較豐富,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畫出作品中的內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這種方法不但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獻作品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蘇教版小學兒童文學作品《狼和小羊》(二年級上冊)教學時,可由學生按照自己想象畫出小羊的無辜、狼的兇狠以及狼撲向小羊的情景,再要求學生將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展示出來,大家議議、評評,看誰畫得好。通過這種教學,小學生就能夠主動求知,讀懂故事背景,了解作品中的內涵。
。ǘ┩ㄟ^評價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兒童文學閱讀教學中,教師給予評價能夠有效鞭策、激勵小學生不斷上進,通過評價進行診斷改進,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評價能夠發(fā)揮其激勵功能,推動學生有效進行學習,能夠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取得的成績。在兒童文學閱讀教學中,教師確實將知識傳授給了學生,學生也能夠深入理解這些知識,但是依賴教師的心態(tài)還是比較嚴重的,因此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迫在眉睫。要求學生掌握這些知識后,能將知識合理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兒童文學作品《蘑菇該獎給誰》(一年級上冊)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文中三個人物對話,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從中體會文中的情感。當學生體會到文中情感后,教師要給予評價,學生在扮演中的好與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提高,著重給予補充,讓學生在以后學習中遇到多角色人物對話時,可通過閱讀體會文中的情感。以后遇到相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學生就可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閱讀。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但能夠拓展閱讀教學的范圍,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兒童文學作品的興趣。事實上,小學語文開展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職能,必須要從知識灌輸者轉變?yōu)橐龑д、組織者。教師要維護教學秩序,避免課堂混亂而影響教學。當開展活動后,教師要開展教學評價,通過學生點評,教師綜合評價各種手段,不但能夠引導學生反思,還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時,教師就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中心,合理選擇教學對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標,韓晶晶.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兒童文學作品編選情況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0).
[2]黃敏玲.基于兒童本位視角的小學語文教科書寓言改編情況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
[3]張晶.“兒童本位”視野下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選文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4]史暉.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教材編寫實踐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蘇教版為例[J].教育科學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