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同樣的教師,同樣的課堂設計,同樣的知識內容,不同的學生接受起來速度有快有慢,接受起來的程度有好有壞。學困生接受知識速度緩慢,理解程度較低,掌握較差。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應充分尊重學生人格,設法幫助學困生。
【關鍵詞】轉變;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分析
不同的學生智力發(fā)展快慢有所不同,正如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其在三歲之前連話都不會說,表現(xiàn)出弱智兒的癥狀,但其母親并沒有放棄,令人驚喜的是,愛因斯坦在九歲的時候不僅智力恢復,還表現(xiàn)出超出同齡人的水平,在同齡人尚且在解析幾何的淺海中撲騰時,愛因斯坦已經(jīng)在微積分的大海里暢游了。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學困生,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能對學生的智力狀況過早的下定論。面對學困生,應該理解他們的苦衷,主動走進他們。
一、教師面對學困生的態(tài)度
多關懷,少指責,多鼓勵,少批評,讓學困生對自己充滿自信,他們才有可能努力走出學困的陰霾。教學,是一個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正所謂教學相長,正因為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的態(tài)度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想讓學生端正態(tài)度,投入學習的激情,教師首先就要表現(xiàn)出相信學生,鼓勵學生,熱愛教學的態(tài)度。小學數(shù)學雖然只是數(shù)學的啟蒙教學,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數(shù)學學科仍然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此,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本身就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當然,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問題的出現(xiàn),也會對課堂效率造成一定影響。但是老師面臨學困生,首先不能心急,不能用言辭激烈的語言指責他們,刺激他們,而是要用愛去溫暖和關懷他們,要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不能加強他們自卑的感覺。
二、有效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興趣
在學習當中,有一種特殊的情況。那就是學得越好的孩子,學習勁頭越足,而學習遇到困難的孩子,往往不能堅持努力。筆者曾經(jīng)在教學過程當中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小女孩兒,數(shù)學成績不好,原以為小女孩會因為自己成績稍欠而更加努力,但在一次又一次收發(fā)作業(yè)的時候發(fā)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最糟糕的學生之中就有小女孩兒。這說明什么問題呢?學生學習效率較低其根本原因也許是因為學生對這門學科并沒有形成濃厚的興趣,因此不具備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導致惡性循環(huán),學習效果越來越差。因此,不管老師如何努力,學生自身沒有對學科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通常也只是徒勞。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沒有正確的學習方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學習也就會如無頭蒼蠅一般,沒有方向,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茖W研究表明,一個習慣的形成至少需要21天,因此,每天幫助學生堅持一個小習慣就可以讓學生形成長期的良好習慣。在數(shù)學學習當中,有許許多多的習慣是需要學生們培養(yǎng)的,比如在進行計算能力培養(yǎng)時,需要學生仔細,要求每一個步驟準確,并且在計算之后要進行驗算。同時還有聽課習慣的養(yǎng)成,作業(yè)習慣的養(yǎng)成等等,諸多方面都需要學生有意識的培養(yǎng)起良好的習慣。
四、親和態(tài)度減緩學生心理壓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而言,教師和他們之間不僅有身份上的差距,更有較大年齡的跨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放低身段,主動和學生做朋友,主動走進學生,了解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親切,從而喜歡上這門課的老師,進而增強對這門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最終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許多學困生不僅對于學習的科目有畏難情緒,對于教授這門課的老師通常也有畏懼的情緒,想要轉化學困生,教師就要讓學生們放寬心,能接受自己,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抓住時機多鼓勵學生們,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放下畏難情緒,努力前行。
五、營造輕松課堂氛圍吸引學生
數(shù)學被稱之為思維的體操,在課堂上以推算和證明為主,對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考驗。因此,數(shù)學課堂往往顯得節(jié)奏緊密而內容稍顯枯燥。對于學困生而言,由于其本身就對新知識的接受速度較緩慢,如果一時走神,就很難再跟上課堂的腳步。而過于嚴肅的課堂氛圍又會使他們望而卻步,因此想要轉化學困生也要從改善課堂氛圍開始努力。對于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而言,如果僅僅是考慮教學大綱,其知識本身并不會有多么大的難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妨加入生活中的小例子,進行一些趣味的小游戲,鼓勵學生們站起來交流溝通,通過努力活躍課堂氛圍,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進來,用這一個輕松的氛圍,吸引學困生,提高學困生們的學習熱情,并最終轉化學困生。
六、設置有效目標激勵學生
學生在學校進行學習,當然要抱有一定的目標。我們說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現(xiàn)實的目標,作為數(shù)學老師,在給學困生進行目標設置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首先,布置目標的時候,要有針對性,針對學生的個人特點和接受程度進行不同的目標設計。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內在潛力為學生們設置目標,目標不宜設置的太過遙遠,最好是學生努力一把就可以達成的目標,讓學生及時的感受到學習中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滿懷斗志,繼續(xù)前行,轉化自己學困生的身份。
七、不斷進行教學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弊鳛槿f世先師的孔子,尚且能夠做到每日三省,作為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更應該不斷地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隨著時代的進步,學生的水平也在發(fā)生著變化,作為教師,不應該用固定的眼光去評判自己的工作和學生,尤其是對于學校教育事業(yè)而言,我們所教育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祖國的未來,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都應該是教師所必須負責的。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思考,在過去的教學當中有怎樣的經(jīng)驗值得總結,有怎樣的教訓需要避免,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
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意識淡薄,導致知識鞏固復習不及時,從而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不夠深刻。第二是知識接受速度緩慢,這也許跟學生的智力發(fā)育水平有關。但無論是哪一種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靈非常脆弱,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具備耐心、愛心,寬容心,尊重和理解學困生,萬不可以責備,嫌棄為主。只有讓學困生充滿信心,他們才能迎來有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