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shù)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shù)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shù) | 音樂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更新時間:2018/6/4 22:10:00  瀏覽量:3752

  針對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來說,隨著年級的上升,學生識字量也增加,致使學生的閱讀以及理解水平穩(wěn)步提升,而且可以自主的進行閱讀理解的詳細解析和歸納以及概括。老師要在學生能夠讀明白課文的基礎(chǔ)之上,加大力度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自主獨立的開展閱讀課程的學習。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課堂時間安排的不合理。語文教師在講授閱讀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目標不明確,以致課堂時間安排的不合理[1]。當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教師可能就會在這里花費很多的時間來講解,或者是課堂上讓學生討論問題的時間過長,失去了控制,以至于后面的問題都沒有時間說了,可是為了完成教學內(nèi)容,教師不得不草草結(jié)尾或者是“蜻蜓點水”式的簡單一提。有時可能是課堂中的重點教師都沒有機會去重點講解了。

  2.學生的合作學習形式化,實際效果不顯著。新課改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所以很多教師都會在課堂上隨便拿出一個問題就讓學生來討論,認為這就是讓學生動起來了,學生就參與到教學中了,學生主動學習了[2]?墒沁@樣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有時學生相互討論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而浪費了時間,學生只是在閑談,或者是說一些無關(guān)痛癢的話題,如隔靴撓癢,使小組合組學習形式化,閱讀中的問題并沒有很好地解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提高。

  3.學生的閱讀習慣不好,有待于改善。閱讀是學生有效輸入的一個很好的環(huán)節(jié),可是很多學生都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小毛病,導致閱讀速度很慢,理解的不好,往往是讀了后面的,前面的內(nèi)容都忘了;或者是一句話要反復讀很多遍才會讀懂;或者是用筆、手指頭指著每一個字。這些不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4.獨自反復閱讀,磨滅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有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閱讀文章,就會讓學生自己反復地閱讀,通過一遍遍地閱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經(jīng)被磨滅了,根本沒有了學習興趣,更不用說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了。

  二、語文閱讀教學中解決問題的主要對策

  1.明確閱讀教學目標,提升教學目標的有效性。首先,在設(shè)計閱讀教學目標時必須有一個基本目標,比如低年級段可以將基本目標設(shè)置為“字、詞、句的掌握”、中年級段可以將基本目標設(shè)置為“理解文章內(nèi)容,掌握閱讀方法”等。根據(jù)文章的脈絡(luò)和意蘊,找出其中一兩個要解決的問題,確定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目標進行詳細陳述,讓學生能夠明確一堂課真正要學會什么。

  2.精讀語文閱讀教材,研究字里行間的深意。教師在解讀閱讀教材時更是需要反復咀嚼,研究字里行間的深意。首先,教師要明確《語文課程標準》的內(nèi)涵和精神,并將其科學合理地滲透到每篇閱讀課文中。其次,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明確整本教材的編寫體系、各單元的中心思想、作者的編寫意圖[3]。再次,要仔細研讀每一篇閱讀文章。

  例如《葡萄溝》(北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組),如果教師一開始抓住文章的關(guān)鍵詞句——對葡萄溝里成熟葡萄的描寫,那么學生感受到的僅僅是葡萄溝里葡萄的美味、香甜。如果從文章整體出發(fā)抓住貫穿全文的主線“葡萄溝水果豐富——葡萄香甜美味——維吾爾族人民熱情好客——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再來關(guān)注段落、語句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重點詞語的體會,就能整體還原作者的行文思路。最后,從文中引申出學生對自己家鄉(xiāng)的贊美,這樣學生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既能體驗到對葡萄溝的向往也能表達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做到引入有趣、過程激趣、總結(jié)品趣,將閱讀的趣味性貫穿于課堂之中。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gòu)的過程,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來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參與[4]。例如合理使用多媒體設(shè)備,通過直觀形象、豐富有趣的多媒體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生在小組中各抒己見,還可以針對閱讀文本中的重點或疑惑的問題組織開展辯論,這樣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夠在討論中碰撞出生成性的新知,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4.問題設(shè)計契合要求,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在設(shè)計閱讀教學問題時,教師應(yīng)注意問題與教材的關(guān)聯(lián)性以及問題之間的邏輯結(jié)構(gòu),避免“啟而不發(fā)”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主要內(nèi)容選取一兩個主問題,圍繞主問題設(shè)計具有深度和發(fā)散性的問題,這樣既能讓學生快速的把握閱讀文本的核心內(nèi)容,又能讓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深層次和多維度的思考。

  比如,《落花生》(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可以將的主問題可以設(shè)計為:花生的可貴之處在哪里?圍繞主問題可以深度挖掘:“父親將花生與桃子、石榴等作對比的意圖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課文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等問題,還可以根據(jù)主問題設(shè)計發(fā)散性的問題:“除了花生,你從別的植物身上學習了哪些做人的道理呢?”這樣設(shè)置的問題結(jié)構(gòu)嚴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閱讀教學是一項雙向活動,是教師、學生和閱讀內(nèi)容之間互動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尺度分寸。閱讀要以讀為本,重視思考,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尋求答案。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讀書的時間和機會,為學生以后的良好健康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 劉克祎.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Z2):119-120.

  [2] 陳琳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設(shè)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

  [3] 官正華,董曉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應(yīng)解決的五個問題[J].教學與管理,2016(14):24-26.

  [4] 姚春雨.精彩的語文課堂不容瑕疵存在——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47.

 與閱讀教學有關(guān)的小學語文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