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語文閱讀教學中,就是老師教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當改變原有的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以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閱讀教學,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高效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以及自己對以往閱讀教學不斷反思的情況下,我嘗試著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閱讀教學改革:
一、營造民主、和諧氛圍,使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
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和主動性曲折關鍵性的作用。不管教師遇到什么不高興的事,心情多么的不高興,也都要微笑著面對學生。即使是在課堂上,學生讓你生氣了,你也要巧妙的進行處理,不能影響課堂氣氛,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情緒。課堂上,教師不必要求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象小綿羊一樣溫順,學生課堂上的發(fā)言完全可以自由一些,努力營造閱讀課堂教學和諧的輕松的氛圍。學生從心理上放松,把課堂當作師生共同探討,共同交流的樂園,使自己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和諧的閱讀氛圍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初中學生學習的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營造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和氛圍,師生之間要建立相互平等、和諧共處、民主團結的師生關系,打消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感、焦慮感。讓他們充分的汲取知識,展現(xiàn)個性,放飛想象,馳騁于文學作品的海洋中。創(chuàng)設比較濃厚的閱讀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氛圍中了解作品背景,融入作品情節(jié),感受作者的情感。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的技巧,精心設計閱讀教學中的提問,做到問題設計巧妙、科學、學生易于回答。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fā)表獨特的見解,鼓勵求異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只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激發(fā)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最直接、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參與活動的動力。同樣,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快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閱讀是一件讓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頭痛的事。針對這一點,教師應首先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選擇適合、適量的閱讀教材,所提問題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可利用教材或制作一些課件,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興致勃勃地閱讀。選擇的閱讀材料要保證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讀懂作品,只有讀懂作品才有收獲,在收獲中體會成功帶來的快樂。平時要鼓勵學生自由閱讀,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閱讀的空間,內(nèi)容由學生自由選擇,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會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要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訓練目標要明確
學生每一節(jié)課的閱讀教學都有具體目標和任務,訓練目標要明確,課后閱讀也要有比較具體的閱讀目標。如在布置課文預習時,要讓學生利用工具書查找認識并學習理解課文中生字生詞;再要求學生閱讀整篇文章,通過初讀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由結合學習小組共同討論課文的結構層次,并給各小節(jié)加小標題。教給學生鑒賞詩歌、散文的方法,教給學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教會學生如何去欣賞、鑒賞美文中精彩的內(nèi)容,分析課文的藝術特色,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的藝術魅力。
四、教給閱讀方法,訓練閱讀技巧,提高閱讀的效率
教師應該適時地分類對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有效的閱讀指導。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在閱讀中積累閱讀技巧,針對不同題材和體裁的文章進行問題的解答。無論哪種題材和體裁,都要特別留意文章或段落開頭: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的詞語和句子;要注意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的詞語和句子。也要注意文章結尾: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畫龍點睛的詞語和句子。
五、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但僅憑幾節(jié)語文課,就想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這是很難的,也是不可能的。有人曾說:“語文學習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币虼,要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就必須促進課內(nèi)外的有效銜接,既要帶領學生直接走進生活體驗、感悟、印證,又要教育學生一個大語文的概念,讓學生理解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還要廣泛涉獵、大量閱讀課外書籍。沒有大量的閱讀就不會有閱讀能力提高的可能。魯迅說:“大可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專業(yè)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睂@一點我們有著廣泛的共識。新頒布的課程標準就充分體現(xiàn)這一點,并作了規(guī)定: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在“名著推薦與閱讀”中列出了多部古今中外名著。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對于閱讀教學的方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切方法都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讓學生有收獲,切不可為方法而方法,更不能只求形式的花哨而忽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艷.培養(yǎng)閱讀能力方法談[J].現(xiàn)代教育科研雜志,2007,04.
[2]劉麗芳.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教育通訊,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