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情境導入,合作學習,交流展示及課堂小結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論述,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已成為教師的共識。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數學的益智功能。課堂是數學教學的主陣地,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都需要在課堂中完成。因此,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煥發(fā)生機和活力,值得每名教師深入思考。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四環(huán)節(jié)教學法”進行教學。
一、“情境導入”構建高效課堂
當前,情境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被廣泛運用于數學教學。無論是教材的編寫,還是各種示范課、公開課,情境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都成為一大亮點。其實,在數學課堂上,如果教師能夠緊扣教學目標,依托教學內容,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營造切合教學實際的情境,將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并體會生活化數學的應用價值。
《最小公倍數》是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的一節(jié)內容,本節(jié)知識內容較為抽象難懂,學生也不太容易掌握和理解,但這一知識在生活中卻具有較大的意義。因此,筆者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探索新知的課堂學習中。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出去游玩嗎?
生:喜歡!
師:王叔叔和陳叔叔也喜歡出去玩,他們準備在12月份一起出門游玩一天,可是他們的休息時間不一樣。(課件出示:王叔叔工作1天休息1天,陳叔叔工作2天休息1天。接著出示12月分的日歷表)
師:如果王叔叔和陳叔叔在12月1日這天都上班,結合12月份的日歷表,你能找出他們可以同時在哪一天出去游玩嗎?請你分別表示出王叔叔和陳叔叔的休息日。
(學生動手標注,師巡視。完成后,生匯報)
生1:王叔叔休息的日期是2日、4日、6日、8日、10日、12日……
生2:陳叔叔休息的日期是3日、6日、9日、12日、15日、18日……
師:分析王叔叔和陳叔叔休息的日期,你發(fā)現了什么呢?
生:王叔叔休息的日期都是2的倍數,而陳叔叔休息的日期都是3的倍數。
師:那么,他倆共同休息的日期有哪些呢?
生:有6日、12日、18日、24日和30日。
師:同學們觀察真認真,你覺得這些數字有什么特點?
生:王叔叔和陳叔叔共同休息的日期都是2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
師:(板書“公倍數”)請同學們思考,2和3的公倍數具有什么樣的意義或作用呢?
生:我覺得在2和3的公倍數的那一天,王叔叔和陳叔叔可以一起結伴游玩1天。
學生都喜歡出去游玩,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導入教學,引導學生討論、思考王叔叔和陳叔叔能夠共同出去游玩的日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高效課堂就在“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中形成了。
二、“合作學習”構建高效課堂
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形成合作互助精神的有效途徑,它強調以學習小組為主體形式,體現集體性與個體性的統一,從而達成學習目標。
以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找規(guī)律》教學為例,教材內容涉及讓學生探索并發(fā)現一些簡單周期現象的規(guī)律。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其實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規(guī)律”。教師先給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發(fā)一張白紙,要求各小組成員設計自己的填涂方案,然后小組成員再商量確定一個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填涂方案,最后推薦一名小組成員上講臺進行演示,并與全班同學交流。這樣教學,突出了合作學習的本質,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合作、討論,提煉出最好的填涂方案,不但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而且還在合作學習中快速實現學習目標,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和優(yōu)化。
由此可見,合作學習能夠給數學課堂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但應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要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流程和步驟,尤其是突出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邁向高效。
三、“交流展示”構建高效課堂
在構建高效數學課堂中,展示交流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展示交流是讓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來展示學習成果,鍛煉勇氣,以達到培養(yǎng)能力和活躍思維的目的。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展示交流有兩種形式:一是小組內展示交流,二是全班展示交流。小組內展示交流由小組長帶領,組織小組成員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展示、討論,一般采用口頭表達、書面表達或肢體語言表達等方式進行。全班展示交流一般是由各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交流。無論哪一種形式的展示交流,教師都要保證學習目標的落實、知識的達成和學生的參與度,并且還要在學生展示交流時注意收集各種問題,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下面以四年級下冊《積的變化規(guī)律》教學片段為例具體說明:
師:同學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積極性都很高,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生(代表):我來說吧!我們小組發(fā)現,第一個因數不變,第二個因數乘幾,積也是乘幾。例如,4×3=12,4×30=120,4×300=1200。
師:這個小組發(fā)現了這個規(guī)律,你們覺得是這樣嗎?
生:是的。
師:很好!不過我們需要驗證一下。(根據學生的結論進行板書、驗證)還有哪個小組要展示匯報的嗎?
生(代表):我們小組發(fā)現在第二題中,第二個因數不變,第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例如,30×6=180,10×6=60。
師:可以除以0這個數嗎?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0作為除數沒有意義。
師:沒錯,0不能作為除數。有哪個小組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這個規(guī)律嗎?
生(代表):在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以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以或除以幾。
師:很好!這個小組歸納總結得很到位,現在請打開課本讀一讀這個規(guī)律。
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地讓學生全面交流,捕捉學生在表述中出現的問題或遺漏點,適時提醒學生補充完整。此外,教師還要適當地進行調控和引導,對學生說得不準確的地方,要反復強調,從而提高展示交流的實效性,使課堂教學變得有效、高效。
四、“課堂小結”構建高效課堂
回顧教學過程并進行課堂小結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十分重要。課堂小結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還能夠讓學生形成知識架構,提煉數學方法。而有針對性的、巧妙的課堂小結,還能對課堂教學起到“點睛”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五年級下冊《數的整除》一課后,在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了一個“動動腦筋就能離開教室”的游戲,具體是這樣的:兩人一組,動腦思考,用數的整除中的相關知識,介紹倆人的學號關系,說對了就能一起離開教室,說不對就要另想辦法。為了能夠盡快離開教室,學生紛紛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很快,一對學生就來到老師面前說:“我的學號是20,他的學號是4,我的學號是他的學號的倍數,他的學號是我的學號的約數!绷硪粚W生也上來了,說:“我的學號是30,她的學號是9,我倆的學號是互質數!焙芸,學生都能夠總結出自己與他人學號的關系,走出了教室。
教師沒有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對課堂教學進行小結,而是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嘗試小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并學以致用。這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而且在無形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深化了學生對“數的整除”相關知識的理解。
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也許這樣的教學探索和教學嘗試還比較稚嫩,但筆者希望通過這樣一層層、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摸索,能夠在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找到一條有效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