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淺談高中歷史探究性教學

更新時間:2018/8/21 15:25:00  瀏覽量:3071

  摘 要:新課程標準早已經(jīng)從專家走向大眾,其對學生對教師的全方位的全新評價標準,給處于改革時代的歷史教師以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筆者認為,適當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思辯,操作,爭論等活動,有助于活化課堂,對新課標的實施無疑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中歷史;探究性;活動;實施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強調(diào),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主動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探究歷史問題的過程中善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實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什么是歷史探究活動呢?歷史探究活動是一種在好奇心驅(qū)使下的,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內(nèi)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歷史思維的學習活動。

  一、歷史探究活動的注意事項及組織形式

  (一)注意事項

  1.環(huán)境。探究性學習和活動需要一個寬松民主,和諧互動的課堂環(huán)境。歷史課堂要改變舊有的師生角色,要由原來的歷史教師“教”歷史變?yōu)閹熒餐剿鳉v史,研究歷史,改變“一言堂”的局面。

  2.誘因。即要善于質(zhì)疑。探究式學習也被人們稱為“問題導向式”的學習,歷史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制造懸念引出問題,并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探究的欲望,讓這種征服的欲望推動學生去完成探索歷史的任務。如在歷史必修三的《“百家爭鳴”和儒家的形成》教學中,就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誘導學生進行探究:關于各家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個“找家”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把不同學派的思想主張進行歸類。讓全班同學參與,在游戲中掌握各家思想的內(nèi)容。同時達到了協(xié)作,交流的目的。

  3.形式。歷史探究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應該只拘泥于史料的收集,或單純的歷史問題的回答,可以通過歷史游戲設計,歷史問題辯論,人物角色扮演,小論文,以及歷史遺址實地考察,探究成果報告會等形式來實現(xiàn)。我們可以按照教材的安排,實施探究活動,但不拘泥于教材所設計的探究活動課。每一節(jié)課都可以安排一些小探究。比如在必修1第三單元的《辛亥革命》一節(jié),可以組織一場“辛亥革命到底是成還是敗”的小型辯論,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疑惑,讓學生在爭辯中進一步理解,感悟歷史。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讓學生體驗做一回歷史教師,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讓課堂充滿青春和活力,多姿多彩的課堂探究更能增加學生的學史興趣。

  4.主體。探究學習應面向全體學生,并關照個別差異。歷史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并注意轉(zhuǎn)變自己的指導方式,主要通過提供信息,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zhì)疑,探究和創(chuàng)新。如在《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課中,對于其前期活動的評價,可以設計一個活動,或要求學生寫一篇小論文,根據(jù)現(xiàn)在的社會現(xiàn)狀,結合中華民族“孝道,守信,仁義”等傳統(tǒng)美德,給被打倒了的“孔家店”“平反”,還儒家思想一個公平。這個內(nèi)容我認為還可以面向全體學生,結合當前社會由于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信用,孝道受到嚴重沖擊的現(xiàn)實,舉行一個《現(xiàn)代社會與傳統(tǒng)美德》演講會,進行一次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讓學生們都能參與,都有話講,講出心中的憂慮,講出心中的想法。感受美德的熏陶,樹立善惡的坐標。

  5.互動;犹骄繉W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是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講求團結和協(xié)作,這樣的探究必須有分工有協(xié)作才能較好地完成任務。這種類型的探究活動我們可以組織一些歷史遺址的參觀考察,(如要求學生對陽江小刀的發(fā)展變遷歷程進行考查,寫出調(diào)查報告。)也可以組織設計一些能體現(xiàn)歷史的小品或話劇,如《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一節(jié),就可以設計一個《“兩平”(鄧小平、袁隆平)讓農(nóng)民吃上飯了》小品。

 。ǘv史探究活動的組織形式

  1.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合作探究是經(jīng)常采用的組織形式,學生一般由3~6人組成課題小組,各成員為達到某探究目的,分工協(xié)作、查找資料、進行調(diào)查,擬寫歷史小劇本,商定情節(jié),以及分工進行歷史人物的角色扮演等等。

  2.個人獨立探究。個人獨立探究可以采用“開放式長作業(yè)”形式,即先由歷史教師向全班學生布置探究性學習任務,可以提出一個探究專題,也可以不確定范圍,由每個學生自定具體題目,并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探究活動,用幾個月到半年時間完成某一領域或某一階段的歷史事件或階段特征或某一歷史史實的調(diào)查等探究性學習作業(yè)。

  3.個人探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全班同學需要圍繞同一個比較大范圍的歷史探究主題,各自搜集歷史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或辯論,分享初步的探究成果,由此推動學生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化探究,之后進入第二輪研討,或就此完成各自的歷史論文或者調(diào)查報告。

  二、歷史探究活動應該如何評價

  以下是本備課組的一些評價方式和原則:

  1.考察學生參與歷史探究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它可以通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來判斷,如是否認真參加每一次課題組活動,是否認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是否做好資料積累和史料的分析處理工作,是否主動提出探究和工作設想,建議能否與他人合作,采納他人的意見等。主要通過學生間互評和教師評定來實現(xiàn)。

  2.考察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情況。學生在一項探究活動中能從新角度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或者用新的方式展示歷史現(xiàn)象,歷史問題,對歷史進行模仿再現(xiàn)展示體驗等,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較高的評價。如《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一節(jié),一位女生一曲《明月幾時有》既形象地重現(xiàn)了婉約派的凄美風格,又給全班同學帶來了美的享受,身心的愉悅。同時也讓歷史課堂充滿了青春的活力?經(jīng)驗告訴我們,要實現(xiàn)新課標的培養(yǎng)目標,歷史學科探究活動的廣泛開展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與探究性教學有關的高中歷史論文
  • 暫無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