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師也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在情景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構建直觀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就情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來對小學語文情境化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 情景化教學;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語文是小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教學質量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與水平。情景化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模式,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情景化教學通過模擬場景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促進學生的真實體驗,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對此,筆者對小學語文情景化教學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以教師的講述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與發(fā)展。情景化教學要求教師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例如角色扮演、游戲互動等,通過模擬情景來幫助學生更直接地感受人物情感,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在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情景,讓學生能夠換位思考讀懂文章,進而幫助學生產生一種共鳴的情緒,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語文的課堂效率。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五年級語文《談禮貌》一文時,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課堂內容,明白禮貌的含義,在生活中也要踐行這一優(yōu)秀品德。在課前,我會先收集關于禮貌待人的名言和事例,為課堂做充分的準備。我通過播放《懂禮貌的小白兔》的動畫來引入文章,再對學生進行提問:“禮貌是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關于禮貌的事例?”大家談了對禮貌的看法,再引入課本內容,看一看課本是怎么“談禮貌”的。文章主要列舉了三個小故事來說明禮貌的好處,我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來理解文章,讓學生感受一下《說岳全傳》中的禮貌,同時評價岳飛的言行,結合這個小故事來給學生講道理,讓學生再對剩下兩個故事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做到舉一反三。我針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充分理解本文的含義。在這節(jié)課中,我通過讓學生角色扮演,能夠幫助學生明白禮貌的含義,學生在我的指導下,能夠充分理解本章知識。在實際的生活中,也要鼓勵學生學習這種傳統(tǒng)的美德,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讓學生樹立了正確的觀念,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有效提升了課堂效率。
二、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實現情景的再現
知識來源于生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認知尚不完善,對事物充滿好奇心,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將語文內容實現在生活中的情景再現,加強語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將文中的情景事物與社會生活相結合,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體驗性。小學語文課堂不只是學習的場所,更是他們豐富認知的重要來源,只有不斷加強語文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才能實現更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五年級語文《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時,本文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文章內容,同時學習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首先我運用提問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學們長大想做什么呢?那我們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呢?”將語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引發(fā)學生思考,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我引入新課,讓學生品讀第一部分:“滴水穿石的現象”,我通過投影儀,為學生播放安徽廣德太極洞內的奇觀,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思考:“石頭上的小洞是如何形成的?”然后讓學生自主交流,進而品讀第二部分:“名人成就事業(yè)”的事例,引出滴水穿石的精神,讓學生結合文中列舉的三個人物——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任選其一,談一談他是怎樣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在學生討論之后,我隨機提問。在學習完這篇文章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在現實的生活中,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怎樣做?我通過提問的方式,將語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引發(fā)學生思考,做到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內容,實現了語文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工具進行情景教學
情景化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相關的互動場景,給學生一種直觀的體驗,這種方式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加強學生的切身體驗,使學生更清晰地掌握課本上的理論內容。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多媒體教學逐漸成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形式。由于小學語文課本內容比較簡單,教師大多以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口頭上的講解,學生只能在抽象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因此,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而多媒體教學擁有圖文聲一體的特點,可以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出符合文本的教學情景,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感受,教師可以借助這一現代化工具,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多樣化的課堂,進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二泉映月》一文時,本篇文章主要記敘了《二泉映月》這首名曲的形成過程,再現了它的文化內涵,表現了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理想、敢同命運抗爭的精神。對于缺乏生活經驗的小學生來說,阿炳的生平、《二泉映月》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內涵,他們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借助多媒體技術來講述文章內容。首先在課前我整理了文章內容所需要的材料,通過視頻、音樂的形式,讓學生走進這篇文章,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播放完相關內容后,讓學生談一談聽完樂曲的感受,之后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思考相應的問題:(1)《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2)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況下譜寫的?(3)這首曲子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學生根據我提的問題展開小組討論。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增加了課堂的吸引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輕松自然的課堂氣氛,學生在我的指導下對這篇文章有了更好的了解,我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提升了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的模式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堂好的語文課,需要師生的共同配合,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教師應該充分運用情境化教學的優(yōu)勢去提升學生的熱情,為學生創(chuàng)造活潑、寬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使課堂更具有活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