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合作精神是音樂教育的強音。通過音樂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反應迅速,思維敏捷;通過音樂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合作中個體服從群體的關系,同時在合作中體驗著同一情感共鳴,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的集體觀念和互幫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可激發(fā)他們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競爭意識;通過合作學習,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教學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的學生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一個小學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那么在音樂教學中,如何科學、合理、有效的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呢?
1.合理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
首先,合作學習的內容須能激發(fā)小學學生的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fā)生濃厚興趣時,他就能積極地思索,大膽地探索,表現為積極主動地去感知有關的事物,對事物的觀察變得比較敏銳,想象力豐富,情緒高漲,意志力強。所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讓他們在一個活動、積極、主動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真正地使他們的身心得到陶冶。
其次,合作學習的內容應有活動的意義。音樂新課程標準中,第三部分內容里面所包含的每一項內容都可以當作合作學習的內容。然而我們在選材的同時,還必須設計本校本班適合多人合作學習的活動,它們或是引人入勝的場景,或是讓人困惑的問題……這樣就能夠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體驗,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最后,合作學習的內容難易應當適中。因為假如學習的內容太難,學生原先激發(fā)的興趣有可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會感覺學得很累,會覺得自己很無助,迷失了方向,摸不著邊際,或許還會產生沮喪、悲觀的心理。
2.合作學習的課堂組織的形式要合理化
合作學習一般采用異質分組的形式較好。小組內各成員間形成性別、性格、脾氣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所以要讓學生懂得,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人的智能、個性、才干是多樣的,只有即善待自我,又欣賞別人,即知己又知人,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團隊學習成效。正是因為每個組內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性,這就是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基礎。
3.合作學習的方式多樣化
根據小學音樂學科的特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采用不同的合作學習策略,即合作學習的方式應當多種多樣。如游戲競賽法、分析討論法、交錯學習法、共同學習法等等。
在日常音樂教學中,我曾設計了一個板塊"考考你的耳朵"(聽音模唱練習)。我采用游戲競賽的方式進行,我先告訴學生模仿的方法,并先做一個整體的預備演習,并且讓學生感受到聽音需要安靜、心靜。接著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組,每組各十名同學,并要求每一位同學聽一個音,然后要進行評分,評分采用十分制,每聽對一個記一分,聽錯一個不給分,評分先由組內的其他同學評定,假如組內同學認為錯了,那么可以幫助改正錯誤,假如獲得幫助后對了還是得一分,幫助錯的話不給分,如果組內的同學聽錯了,但是沒有獲得組內其他同學的幫助的話,其他組的同學就在最后五秒鐘內倒記時,給他們來一個最后通牒。同時班內還要選出幾位同學,如做統(tǒng)計的、監(jiān)督的、記分的、記時的等等。那么,哪組分數最高,花費的總時間最少,那一組就為獲勝組,同時還可以評選最佳精神文明組及最佳參賽選手等。例子看起來比較繁瑣,但是通過此種類型的活動,可以使學生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協(xié)同作戰(zhàn),獲得共同成功的體驗。
4.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注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他們的身心尚未成熟,認識水平、自律水平都還需要逐步地發(fā)展與提高,學習的行為也需要監(jiān)護、引導和規(guī)范。合作學習對于學生來說還是存在著一定難度的,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我們應該認識到,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讓學生明確本次合作學習的主要任務以及學生自身的"小"任務是什么,再告訴他們合作的一些規(guī)則以及在合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jié)的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形成一種能力。盡量給學生一些激勵性的語言,來充實他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感悟到自己的存在是很有用處的。
5.注重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轉換
新課改的啟動,學習方式的變化,呼喚著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越來越成為一個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也可以說是參與課堂活動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師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時刻要改變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合作者,時而是一個幫助者。
6.構建適合學生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
學生是具有豐富個性的學習者,并非在任何教學條件下,合作都是最佳的教學組織形式。如何構建適合學生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呢?我考慮到以下三點:
6.1和諧的室內環(huán)境。音樂課不同于其它課,在音樂課上師生要運用良好的呼吸方法歌唱,要做律動,要表演等。音樂教室還應注意美化與布置,強調創(chuàng)設良好的藝術氛圍。如四周墻壁可掛些音樂家畫像、名言,音樂掛圖等,還可開辟音樂專欄,介紹音樂小知識等等。理想的音樂教室,應避免過強回音,但要保持適度的混響,內壁有隔音設備,最好掛上窗簾,左右兩側多設窗戶,使光線充足,空氣流通。
6.2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氣氛,用各種形式給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勵,把學生當作朋友,多一些理解、寬容,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更加活躍,探索熱情就會更高漲,合作的欲望就會更強,課堂就會更加生機勃勃。
6.3充裕的時空環(huán)境。在合作學習的時候,我們還應該預先安排一下合作學習的時間,即保證學生主動參與的時間,使學生擁有充足、寬裕的發(fā)言、補充、更正、辯論與表現的時間,讓各種不同程度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盡情地發(fā)揮,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最終產生一種成就感、自豪感。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作為新世紀的小學音樂教師,在新的課程環(huán)境下,我們應當時刻把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根主線,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才能煥發(fā)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