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shù)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shù)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shù) | 音樂

多元評價在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中的實踐

更新時間:2017/2/1 17:09:00  瀏覽量:2471

  摘要:《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設(shè)立是從樹立身邊實際生活出發(fā),以身邊的故事教會下一代該如何做人,如何成長為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而在教學中更應該學習用多元評價更好地評價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學會如何生活,讓他們樹立對生活積極的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guān)鍵詞: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 多元評價 教學實踐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獲得反饋信息,進而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的發(fā)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而不是在于對學生的品德與生活發(fā)展的水平做出終結(jié)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的結(jié)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析。因此,在實際《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中,教師們應建立符合新課程的理念,著眼于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其教學評價要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實施以鼓勵性為主的評價策略。因此,對于學生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評價及其相應的實踐至關(guān)重要。

  經(jīng)過多年來在《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中的嘗試與實踐,筆者認為教師們在具體實踐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差異化的評價,讓學生有所悟

  在實際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每一個學生都有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其在發(fā)展過程中會產(chǎn)生個性的差異。因此,在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做到區(qū)別對待,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同時也應該注意評價的層次性,達到發(fā)展每個學生的目的。特別是對于那些在學習生活中可能存在困難的學生,更應該針對其不同的情況做出具體而有期待性的評價進而鼓勵他們學習,讓他們擁有學習的樂趣。

  筆者所在的三年級班上有一個學生,他頭腦聰明,但是在課上總是坐不住,經(jīng)常會有一些小動作,有時還會影響其他學生。對這個學生,筆者注意上課的時候找機會,發(fā)現(xiàn)他的一些優(yōu)點,給予表揚,與此同時并提出一定的要求,以幫助他改掉缺點。例如,他有一次上課時主動回答問題,筆者對他說:“你上課的時候能認真聽講并主動回答問題,你真棒。但是,如果你以后上課不隨便說話,都專心聽講,那老師就更喜歡你了!边@樣的評價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并改正,時間長了,就會達到教育的效果。

  二、精確化的評價。讓學生有所感

  小學生的道德觀沒有確立,因此其對于事情對錯判斷能力不強,因此教師的一句話可能就會對其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誤導學生。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學會準確地評價學生,以適當?shù)难哉Z,準確地評價學生。

  例如在筆者所教的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快樂的鄰里生活》一課時,在講課過程中讓學生討論應該如何做時,有學生回答:“我媽媽說對面鄰居總是把垃圾放在我家門口,也不收拾,臟死了!他都不考慮我們,我覺得一點都不快樂!”這時筆者也會想到在實際生活中鄰里之間的不快。如果這個時候,筆者順著學生說的說自己生活中的不快,整個課堂就會變成吐槽大會。而這個時候,筆者會引導這個學生想一些生活中鄰居家好的地方,后來學生說:“鄰居爺爺愛養(yǎng)花,還送給我一盆呢,我超愛!我以后我也要幫爺爺,不給爺爺添麻煩!边@樣筆者及時鼓勵孩子,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wù)。

  三、及時性的評價,讓學生有所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同時及時診斷學生在發(fā)言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引導和點撥,例如:“你的回答現(xiàn)在比較完整,但是如果再深入一些就更好了!”這樣就能使學生不僅得到肯定,而且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并且這樣的言語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更耐心地處理問題。在日常知識傳授中,我們不僅要注重課本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日常生活的德育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老師在課堂內(nèi)外要及時以生活實例出發(fā),進行一定的評價,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

  在上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我送老師一朵花》一課時,有一個學生說:“我以后長大了要好好掙錢,送給老師兩朵花!”筆者當時就問學生:“為何想要送老師錢。俊睂W生回答:“我爸爸說了,錢是最重要,最好的東西!”筆者當下就引導學生思考:“那有沒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學生經(jīng)過一定的思考,最后認為,父母的陪伴比錢重要。筆者認為,這就對學生品質(zhì)道德的建設(shè)具有一定的意義,從而為我國下一代樹立較健全的價值觀,

  在實際教學評價時還應當注意,不能武斷地把學生多元化選擇與課后統(tǒng)一的答案比較,從而作為衡量學生的對錯,我們更應該引導學生學習教材的價值取向,從教材講授的知識中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使學生在品質(zhì)、道德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讓每個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教師的責任與義務(wù)。

 與多元評價有關(guān)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暫無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