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論文頻道
 
 網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欄目類別:論文發(fā)表網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更新時間:2017/2/2 10:48:00  瀏覽量:4100

  【摘要】中學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一門學科,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人們往往關注的只是語文學科是否具有實用性而忽略了語文學科的情感性,對教學中對情感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阻礙了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本論文是在眾多學者研究的基礎之上,針對語文教學中情感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情感教育;語文教學;實施策略

  情感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占據著重要位置,在人們相互交往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我們知道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邊的活動,二者缺一不可,在學校所實施的教育中,教學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途徑之一,在教學中落實情感教育更有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一、情感教育概述

  (一)情感教育定義

  情感是我們與他人交流溝通所不可少的一種情感體驗,是人們對外界事物的主觀評價,遵循自己的內心感受。情感教育又和認知教育有極大的不同,它更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感受,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內心緩緩流淌的情感,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學習中能夠遵循自己的內心,去做正確的事情。

  (二)情感教育特點

  1.趣味性。

  情感教育的趣味性是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能科學刺激學生情感的噴發(fā),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動機,在真正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挖掘教材中所涉及的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并以一種恰當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讓學生對文本中的情感達成共鳴,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新知識,接受新內容?梢哉f情感教育的趣味性就是為了發(fā)揮引導作用,指引學生更好的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擁有自己的理想世界。

  2.創(chuàng)造性。

  天才出現(xiàn)的概率是極小的,普通人的成功僅僅靠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情感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遵循人內心的想法,順應自己情感的方向,體現(xiàn)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時,情感教育就需要老師能有一顆包容的心去包容學生的方方面面,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去發(fā)明創(chuàng)造。教師也要根據不同教材、不同教學階段、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等因素來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發(fā)揮老師和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共同上好一節(jié)課,給學生更多想象的空間,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3.藝術性。

  情感教育的藝術性是指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要講究藝術性,情感的感染力是非常強的,也是充滿藝術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向學生傳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生活。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情感非常豐富和細膩,需要父母老師對他們進行教育時講究藝術性。對知識的講解不講究藝術是無法進行下去的,這也是為何教育一再改革,目的就是為了使教育更符合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讓學生在一種和諧愉快的氛圍中接受藝術性的情感教育。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我們知道教學活動是教師依據教材內容和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的施教活動,師生之間也就構成了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由于教師在教學中的特殊角色,在教學中不僅會影響學生對本文解讀的情感,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價值判斷。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種積極愉快的情感氛圍,老師不在高高在上,而是和學生平等對話,師生產生情感的共鳴。

  (二)促使學生積極愉快情感的產生

  近年來,不少一線專家學者倡導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實際上就是在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狀態(tài)特別重要。比如我們在學習《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時,老師通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魯提轄怒打鄭屠戶的“三拳”的段落,學生很容易被魯提轄那“精彩的三拳”所吸引,感受魯提轄的英雄氣概,被魯提轄的氣勢所深深折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情緒很高漲,都希望自己能像魯提轄那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解救金氏婦女。除此之外,當老師借助多媒體播放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的視頻時,讓學生有聲可聽,有畫可感,更能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流動。

  (三)促進學生高尚品質的培養(yǎng)

  初中生各方面還處于發(fā)展的階段,身體、心理的情感發(fā)展還在日趨完善,有時還不能正確分辨是非曲直,還需要在不斷學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比如教師在解讀莫泊桑的《項鏈》時,老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去發(fā)表自己對瑪蒂爾德花費十年時間去還朋友的項鏈的意見,之后老師在教給學生正確解讀文本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多元解讀文本,對文本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讓學生學會看事物的兩面性。在《項鏈》學生不僅可以讀出一個女子因自己的虛榮心作祟而不得不花費十年去償還債務,或者也可以讀出一個在自己做錯事情之后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彌補的堅韌女性。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知道虛榮心的危害,做人要腳踏實地,塑造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一些策略

  (一)提升教師的情感素養(yǎng)

  1.增強心理素養(yǎng)。

  在教學中,教師難免會遇到調皮搗蛋的學生,學生正處于受教育階段,作為老師起著教書育人的作用,因此,對待問題學生不能簡單地評價好壞,而應該有超強的心理素質,用一顆寬容博大的心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當然教師在教學中的情緒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著一節(jié)課教學效果,作為老師不能把工作以外的情緒帶到學校中來,在學校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應該冷靜面對,客觀處理,不因教學中發(fā)生的一些小事情而鬧情緒,而應該時刻準備以一種熱情、高漲的精神投入到教學中來,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2.加強理論素養(yǎng)。

  語文學科本身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對語文教師的要求相對也會高一些,這就需要教師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技能,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更多知識。在當前的一些觀點里,對教師隱喻角色的設置中提到了“桶論角色”和“蠟燭角色”!巴罢摻巧边@一隱喻是在說教師在遞給學生一碗水的同時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實際上強調的就是教師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也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隨著現(xiàn)在科技的不斷向前推進,網絡技術的發(fā)達,學生接受的新知識有時甚至高于老師,因此老師所擁有的一桶水應該是高品質的、具有營養(yǎng)價值的水!跋灎T角色”既可以把教師看成要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也可以理解成蠟燭在燃燒自己的同時也是在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教師在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同時,自身的素質也得到了提升和發(fā)展,教師在為學生照明的同時,也需要時時為自己充電,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知識體系和理論價值。

  3.培養(yǎng)以情育人的教學理念。

  情感教育是要落實到教學中來的,語文教師以情育人的教學理念也是亟須加強和提升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不僅喜愛教師這份工作,為教學傾注自己的精力和熱情,還要有愛生之情,將學生看成自己的家人,關心他們、呵護他們、理解他們,做他們心靈上的朋友,除了解決學習上的問題,還要幫助他們解答對人生的困惑。在師生交流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在教學中教師的鼓勵會化作一股清風吹進學生的心田,教師微小的愛的舉動會極大感染學生,滿足學生被尊重的需要、被理解的需要、被愛的需要。

  (二)增強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

  1.釋放學生的情感。

  我們提倡學生情感的釋放,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忽略這一最重要的一點,作為教師應該留心觀察學生的需要,認真把握他們情感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課堂上要讓學生暢所欲言,釋放自己的情感,對每節(jié)課老師所講的內容說出自己的感想,師生共同推進教學的進步。初中的學生還不能面對事情時還不能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面對退步,老師批評、同學嘲笑、父母責罵難免會產生抵抗情緒,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耐心和學生談心,幫助學生緩解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2.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

  每個學生由于智力、性格、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等原因,學習的接受能力難免也會不一樣。我們提倡情感教育,實際上也就是要對學生采取感化政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的真心。在教學中,老師借助教材中涉及情感狀況,通過微課、翻轉課堂等一些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能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主人公,更好的接受本節(jié)課所講的重點內容。比如老師在講解《海燕》時,我們知道海燕的作者鄭振鐸先生是在遠行歐洲時寫下了這篇文章,借燕子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問學生“是否離家在外過?有什么樣的感受?”這樣就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作者那種有家不能回的綿綿思鄉(xiāng)之情,更有利于學生讀懂作者,理解作者。

  3.對學生情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對學生情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學習的,對于中學生來說,每天面對繁重的學習壓力,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離不開從古典名著中吸取精華,中國上下五千年所蘊含的人類文化都可以作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方向塔。古典名著中的偉人們在面對挫折時的不屈不撓,頑強抗爭也是可以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的,也有利于學生情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課外活動的積極開展

  1.開展情感教育講座。

  語文教學不應該只是“紙上談兵”,而應該是開放式、啟發(fā)式、實踐式的教學。學生受教育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因此,我們也說語文教學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有人說學校是個小社會,但學校所教授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而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是豐富的,除了在班級開主題班會,還應該鼓勵學校積極開展情感教育工作。比如,一些愛國志士、革命先烈、感動中國人物等,他們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是有血有肉的,為學生樹立更加生動典型的形象,對學生來說更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學習他們的動人事跡,更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鼓勵學生參加課本劇。

  課本中所選取的教材是經過專家學者精心挑選的,他們所涉及的情感內容也是豐富和有價值的為了能讓學生更加深切體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老師在課下可以鼓勵學生扮演人物中的角色,感受人物當時的心境。對于一些經典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經過改編和學生扮演,更能體現(xiàn)時代特色,也能融入學生自己的感情。比如《孔乙己》《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巨人和孩子》《雷雨》等,讓學生扮演劇中的人物,不僅能吸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3.組織學生參加情感實踐。

  組織學生參加情感活動,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比如組織學生加入愛心社團,利用空閑時間去探望孤兒院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玩耍,鼓勵他們把自己的零用錢,看過的書籍和穿過的衣物捐給更需要的孩子,讓他們體會奉獻的快樂。福利院的孩子,敬老院的老人,他們是社會中亟須受到關懷的兩大群體,讓學生參與獻愛心活動中來,將情感滲透到社會實踐中去。

  情感教育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種必不可少的人生體驗,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注重教師的情感素養(yǎng)的提升、讓教師采取更為有效的情感教學策略,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以達到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盧家嵋.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于漪.語文可以這樣教[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

  [3]葛娟.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D].蘇州:蘇州大學,2010.

  [4]海波.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鄭州:河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屈鑫慧,女,1991年生,河南省項城市人,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學科教學(語文)專業(yè),研究生。

 與情感教育有關的初中語文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