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閱讀策略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更新時間:2017/2/2 18:16:00  瀏覽量:3307

  在外語學習中,閱讀扮演著多重角色,它既是學習者獲得語言輸入和學習外語的重要途徑,又是學習者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還是學習者需要培養(yǎng)的重要能力,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都將閱讀能力的要求放在“語言技能”中的“讀”部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不同年級的學生在閱讀方面應達到不同的目標要求。具體到初中各年級分別是:七年級(三級)——能讀懂小故事及其他問題的簡單書面材料,課外閱讀量累計達到4萬詞以上;八年級(四級)——能讀懂常見文體的小短文和相應水平的英文報刊文章,課外閱讀量累計達到10萬詞以上;九年級(五級)——能讀懂相應水平的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jù)閱讀目的運用適當?shù)拈喿x策略,課外閱讀量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1]。具體到中招考試,閱讀占50%。因此,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必須立足于課堂。

  然而,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以下現(xiàn)象普遍存在,如:對文本的理解不到位,內(nèi)容把握有偏頗、曲解甚至是錯誤理解,教師只關注詞匯和語法,過分強調(diào)所謂的考點,而忽略了對學生閱讀技巧的指導和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認為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文本解讀技能教學,有效激活課堂。

  預測是一項重要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中不可忽略,教師應在低年級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預測的能力和習慣,之后便不必每節(jié)課都花時間在預測活動上。當學生養(yǎng)成習慣或形成一定能力后,教師就可以將此布置為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完成。

  從文章的標題、圖片入手,預測文章內(nèi)容。標題反映文章主題,可以幫助學生預測文章內(nèi)容,激發(fā)閱讀興趣。圖片形象生動、信息量大、表意直觀,是創(chuàng)設情境的好方法,也是輔助語篇教學的重要資源。舉例說明:仁愛版教材九年級Unit 2 Topic 1 Section C,Pre-reading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為閱讀做好準備。讀前激發(fā)興趣,感知新詞匯,鏈接“舊”詞匯。1a要求學生進行“頭腦風暴”,盡可能多地聯(lián)想各種可能造成噪音的事物,激活學生背景知識,以幫助學生做好話題準備。結(jié)合課本上的兩幅圖片讓學生展開討論,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1b要求學生在閱讀前試著完成連線活動,猜測詞義(盡管是生詞,學生通過詞根、詞性及日常閱讀的積累仍然能夠進行猜詞,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這只是猜詞活動,之后將會通過閱讀在語境中檢測猜測是否正確),然后通過閱讀來檢測和修正,以加深對新單詞的記憶和理解。學生完成后,通過預測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預測能力。完成1b后,教師再次組織學生結(jié)合兩幅圖,以及1a和1b活動內(nèi)容,對閱讀文段進行預測。進行讀前預測,主要預測閱讀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可以讓學生舉手說出各種預測及理由,最后引導學生總結(jié)預測時可用的各種線索,如圖片、關鍵詞等。這樣在讀前階段,教師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語境,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圍繞閱讀主題,引發(fā)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預測,掃除閱讀中的一些障礙,使深層次的語篇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和興趣。

  閱讀教學應以整體篇章為基本單位,首先分析篇章結(jié)構(gòu),其次分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及邏輯語義的連貫,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如略讀、理解大意、尋讀、理解細節(jié)、猜測詞義、推斷等),幫助學生從整體上和細節(jié)上把握全篇,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主題、通覽全篇、欣賞語言的能力。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應教會學生針對不同語篇類型分析內(nèi)在的語篇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得最有效的理解,以提高閱讀的深度和準確度。

  讀中循環(huán)深入。還是以Section C為例,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讓學生快速閱讀第一遍,檢測讀前預測并找出topic sentences,即概括語篇大意的主題句。學生閱讀第二遍,教師要引導學生揣摩理解詞匯,通過對“字里行間”(between lines)和“言外之意”(behind lines)的理解對目標詞匯進行循環(huán)[4],同時設計多樣化的活動進行詞匯的再循環(huán)等,檢測1b中詞義猜測的正誤。這一遍的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在語境中猜測詞義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每班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閱讀技巧指導,通過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使閱讀的層次、梯度設計最大限度地適合學生,理解語篇結(jié)構(gòu)、邏輯關系,并進行推斷,最終目的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課程標準要求的各種閱讀技能目標,以及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為他們成為高效的閱讀者打下良好的基礎。

  讀后鞏固提升!伴喿x可提供寫作所需的輸入”,閱讀教學最終成效體現(xiàn)于學生能否圍繞文本主題交流討論和有效寫作。教師應在課內(nèi)外通過設計閱讀和寫作學案、交流學后感悟等方法,貫通閱讀與寫作,在兩者的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中實現(xiàn)知識的輸入和輸出。

  總之,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自己解讀文本。為了實現(xiàn)該目標,教師就要設計各種任務幫助學生掃清閱讀中的障礙,理解文本,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發(fā)展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學會閱讀,從而真正讓英語閱讀課堂鮮活起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高夕照,陳靜波.江蘇省2006年高考英語試卷分析及高三復習教學建議[J].考試周刊,2007(8).

  [4]薛海燕.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詞匯習得.江蘇教育研究,2016.1A:77-79。

  [5][美]斯蒂芬.克拉生.閱讀的力量[M].李玉梅,譯.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5-19。

  [6]陳衛(wèi)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的微技能.中學外語教與學,2016(8).

 與閱讀教學有關的初中英語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