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事英語教學十多年,經歷從傳統(tǒng)的英語教育教學模式到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模式的轉變,深知新課改教育模式給我們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命力。然而在學習、思考和實踐中,我們分明看到它的遺憾與不足。在實踐中,有的教師為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想盡辦法,設計花樣層出不窮,表面上看非;钴S,但基礎教學不扎實,學生無法真正掌握好知識,基本能力也得不到培養(yǎng),最終弄得“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甚至學生更早地出現兩極分化,分化面更大。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有效性教學。
一、注重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每個學生自覺求知的內動力。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才能集中注意力并接受。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做:
1.注重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話題中設計情景吸引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注意維持他們在課堂上昂揚、積極的態(tài)度。在教仁愛版Book II Unit 3 Topic 3 Section B時,這課主要通過對事物的評價學會“同意與不同意”的表達法:Yes,I think so.I agree with you(him,her).No,I don’t think so.I don’t agree with you(him/her).筆者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一位學生到講臺旁,讓與他玩得最好的學生描述、評價他,教師在一旁時時表示同意:“Yes,I think so. I agree with you(him,her).”或問其他學生:“Do you think so?Do you agree with him/her?”這種方式引入所學內容,十分親切又很新穎,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接下來,筆者利用學生前一周剛看的一部電影操練,因為有的同學喜歡,有的不喜歡,大家討論非常激烈,但都能很好地運用這些句型。最后在歸納總結這一環(huán)節(jié)時,讓學生對“閩劇”和“周杰倫的歌曲”表達他們家人的看法,并作為作業(yè)寫出來(中老年人和青少年對“閩劇”和“周杰倫的歌曲”看法差別較大)。這樣的設計,既貼近生活,學生有話說,又能很好地操練“同意與不同意”的表達法。
2.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筆者常常引進競爭機制,如單詞、句子、對話或短文朗讀競賽。筆者常以計時方式進行師生打擂或生生打擂,具體如下:當教完當天的對話或短文時,讓學生計時,教師盡可能快地將對話或短文念完,并以這個時間作為分數(如30秒即30分),然后讓學生課后準備,第二天早讀時進行比賽,時間低于老師所念的另加10分即40分,超過一秒則扣一分,以此類推(如學生念35秒得25分)。同時評出“月冠軍”和“學期冠軍”并給予適當的獎勵(或課后直接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家準備,第二天早讀時與老師或某個念得最快的同學競賽,得分方法同上。)。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不但完成了當天的口頭作業(yè),單詞、句子的記憶,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語感,還增強了他們的求知欲,真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當然,一些游戲、歌曲、簡筆畫、學生畫的圖片等,都可以用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要使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把學習興趣轉化為一種自覺學習的行為,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并且是多變的。這些就需要教師宏觀把握整個教材體系,理解教材設計意圖,精心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課堂教學模式,且要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能力為目標,訓練為主線”的精神,力求使學生在認知與操練中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達到吸收消化的目的。如七年級的48個音素教學和音標拼讀教學,它們雖沒明確地編排在我們教材教學進度中,卻是學生拼讀生詞、記憶生詞必不可少的基礎與技能。因此,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更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這48個音素及拼讀規(guī)律,筆者聯系了漢語的拼音教學,利用聲母與韻母表,先找出與其讀音相似的進行比較聯系記憶,再強調不同之處。這樣既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這些讀音,又能很好地記住它們的形狀。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主要采用由淺入深、逐步推進的方式,這種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如在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過程中,起初采用“連詞成句”的訓練方式,接著運用“遣詞造句”訓練,這兩種方式主要讓學生明確英語句子的寫法及與中文的不同,然后以“根據圖片內容遣詞造句”進行訓練,再到“根據漢語提示寫作文”和命題作文等訓練,逐步推進,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當然這些試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而不是從某試卷或網上隨便拿出來給學生做。)。在實踐中筆者發(fā)現這個方法行之有效,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智慧地使用、處理教材
新課改下的“一綱多教材”就是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師完全可以,而且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處理教材。任何教材都有取舍增補的空間,如何靈活地使用好教材,對提高教學質量關系極大。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進行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只有有效地將教材中的知識激活,形成富有自己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才能在教學中真正面對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在課堂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獲得學習成功的機會,從而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
四、注重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與學生學法的指導
英語學習除了要培養(yǎng)學習興趣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學習方法。在英語學習起始階段,教師要堅持從“嚴”字上狠下工夫且要明確要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大膽開口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正確朗讀、熟讀、快讀和背誦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勤動筆做筆記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善于總結歸納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敢于、勤于提問的習慣等。達爾文曾說:“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像有了‘金鑰匙’,能打開知識的大門,我們教師一定要把這‘金鑰匙’教給學生!痹诮虒W中,筆者常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如在教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的人稱變化時,筆者歸納為七個字“一主,二賓,三不變”,并讓學生通過練習理解什么是“一主,二賓,三不變”。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加強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
施教之工,功在教師。學生都喜歡性格開朗、有激情、有智慧、風趣幽默、知識面廣而教學藝術好的老師。對于一個教師來說,要搞好教學,必須自我發(fā)展,通過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學生,真正達到教書育人、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yè)心,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和業(yè)務水平,認真挖掘教材,研讀大綱,研究教學。同時要經常翻閱一些資料,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還要知道當今社會流行資訊,思想站在世界前沿,并將這些知識滲透到教學中。不僅如此,還要非常注重向其他教師、教研員、導師求教。同伴的互助、專家的引領,會讓我們受益良多,少走許多彎路。當然,教師還要注意與學生建立一種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