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在初中升學考試不斷改革的當下,我市的初中歷史教學日益淡薄甚至被忽視。因此,如何以高質量教學迎接挑戰(zhàn),使歷史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是當前每一位歷史教師面臨的共同問題。
關鍵詞:歷史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而且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而自能的境界。但受傳統(tǒng)教育和非考試科目觀念的影響,很多歷史教師對教學的有效性缺乏積極的探索,多數歷史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自己通過閱讀便能看懂的課本知識,上課不得要領、枯燥乏味,使學生的學大倒胃口,剝奪了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從而阻礙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的發(fā)展,從而失去學的興趣和熱情。那么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結合近幾年我的教學實踐談談。
一、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好的關鍵是好學。因此,歷史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對于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只有當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培養(yǎng)其歷史能力,促進歷史的研究性學習的深入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若學生對學習歷史有興趣,喜歡歷史學科,會主動學習歷史,教師的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歷史新課程改革要求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改變教學方式,拋棄以往呆板的填鴨式教學,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采取措施,變學生被動接受式學習方法為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方法和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我認為學習歷史并不是單純記住時間、人物和事件經過就可以,必須學會發(fā)現現象的本質、由現象而學會歸納歷史規(guī)律,這才是真正會學歷史。人們對同一歷史事件的看法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有引導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才能引發(fā)其智慧火花,這個目的實現的最佳途徑就是發(fā)動學生進行討論。討論是能非常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形成學生獨特見解和觀點的方法。比如,提出“是不是華盛頓拯救了美國?”“你如果是譚嗣同會不會逃走?”等論題,鼓勵學生進行討論的同時,一定要給學生指明學習方式和方法、技巧。
二、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的意識
歷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卻可以讓歷史“重演”,那就是創(chuàng)設有效的“歷史情境”。歷史教師可以通過扮演角色體會情境、播放音視頻渲染情境、運用實物演示情境、借助圖畫再現情境等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和興趣。
比如,我們在講授“三顧茅廬”時,可采用扮演角色體會情境的教學方式。課前找五個同學分別扮演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門童,向五個同學交代演出的內容:劉備如何三次拜訪諸葛亮,張飛、關羽如何顯得很不耐煩,最后劉備終于請到了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話等。讓學生結合平時從廣播、電視等平臺中獲取的相關知識自編臺詞,教師幫助修改,同時進行簡單的布景設計,學生邊看演出邊體會劉備為成就大業(yè)而三顧茅廬的辛苦。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引導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逐漸改變其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
三、設置適度問題,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闭n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是否動起來,關鍵取決于問題的設計與生成。問題的設計,首先足以讓學生真正開啟思維而進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應當是使學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維成果,即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品嘗到問題解決的喜悅。只有這樣的問題,才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們自覺投入到對有關歷史問題的探究中去。這樣的問題設計才具有其存在價值,才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有效。
在學習“伏爾泰啟蒙思想的意義和影響”時,課本中這樣描述:“伏爾泰等人的思想宣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許多啟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紹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思想解放”。此時我就引導學生思考“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許多啟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紹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也促進了傳播這些思想的國家的思想解放”。有哪些事例可以說明這些?此時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都互相探討,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使學生的思維達到最大的活躍狀態(tài)。這樣既達到教學目的,又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總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門很有研究的教學藝術,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需要占用教師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需要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只要我們有善于發(fā)現的眼睛,有敢于嘗試的膽量,有恒于堅持的毅力,加強學習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有效合作,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