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物理教學的教學地位也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一直是物理教育者共同關注的話題,本文著重介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
物理教師課下認真研讀教材,挖掘其中有價值的教學信息,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進行融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制定出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內部潛能,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今后學習物理奠定了基礎。
1 現階段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現狀
現階段物理教學課堂上,存在很多問題。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理念束縛下,片面理解了應試教育的核心思想,課堂教學只注重物理知識的教授,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剝奪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無法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教學之策,往往造成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教學形式,傳統(tǒng)的教學本質。教學課堂依舊是物理教師單向式教授為主,采用“題海戰(zhàn)術”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物理教師只注重物理知識的教授與學生的成績,教師的講解替代了學生的自主思考,無法發(fā)揮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偌大的教室,卻沒有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不利于他們的學習成長。
2 探究性教學課堂的構建策略
探究性課堂教學應當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以解放學生思想為主,教師耐心指導為輔。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在課下認真拜讀教材,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寶藏”,探尋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為今后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1 初中物理課堂引趣式教學
物理教師應當認真拜讀物理教材,挖掘其中的“寶藏”。認真做好課前備課,制定優(yōu)質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梢栽谡n堂上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
例如,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這一章節(jié)內容,將課前從書籍、電影、雜志搜集的有關資料,利用多媒體呈現在學生面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成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接著,將全班的學生進行分組,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學生根據現有的資料,在力學知識的基礎之上,探究慣性與質量的關系。物理教師適當提醒學生結合“重量輕、重不一樣的學生從奔跑到停下來的時間長短不同”來進行探究。最后讓學生進行交流,集思廣益,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理解,不僅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誼,也減輕了教師肩上的擔子,一舉兩得。
2.2 充分發(fā)揮實驗室的輔助功能
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因為條件設施,資金投入的局限,導致無法發(fā)揮實驗教學的根本優(yōu)勢。新課程的教學背景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重中之重,物理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實驗室,激發(fā)學生探究物理奧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學實驗“測量電阻”的時候,首先物理教師現將電路圖寫在畫板上,把推導公式U=IR寫在旁邊,接著分發(fā)電流表、電源、電壓表、電阻、導線等實驗器材,給學生示范規(guī)范的電路組裝程序,提醒學生試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相比物理教材上生硬的文字,學生對于實驗室還是更有“好感”的,按照教師的要求,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不斷嘗試、分析、小組討論總結,最后得出相應的結論,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能幫助學生加深知識點的認識。
另外,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這物理教師可以問:電流與杯測電阻并聯(lián),還能測出電阻嗎?問題一提出,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實驗室活躍了起來,學生根據現有的材料進行討論學習,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經過激烈的討論,探究、分析、達成共識:學生認為電流表必須與被測電阻串聯(lián),并聯(lián)無法精確的測量出被測電阻的真實值。
在上述的實驗教學中,物理教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加深理解了歐姆定律,為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也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激活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3 留心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生活是物理獲取教學資源的重要寶庫,生活中到處彌漫著物理的信息,物理教師應當將教材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深度挖掘,抓住學生課堂上一瞬間的思維閃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定律》這一板塊內容時,課堂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研究課題,讓學生討論海市蜃樓的物理原理,學生剛聽到這個研究話題的時候,雖然引起了極大的興趣,但是遙遠的海市蜃樓神秘的面紗,遮擋了學生探究的視線。課堂上的氣氛漸漸沉寂下來。這時有的學生提出:可以根據生活中杯子中折了的“筷子”的進行問題替換。對于學生這次的突發(fā)奇想,瞬間打破沉寂,其他學生也是茅塞頓開,這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多留意身邊的一些現象,物理就在我們身邊。對于學生的智慧閃光,不僅發(fā)散了了自己的思維,也打開了其他學生的思路,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物理探究式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有重大意義。取決于物理教師能否巧妙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制定出符合學生心理的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因此,物理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新課改要求改變物理課堂教學沉悶機械的現狀,給學生創(chuàng)建趣味橫生的學習氛圍。在教學實踐中,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發(fā)散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物理服務。
參考文獻
[1]張艷華.實施探究式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J].考試周刊.2010(15)
[2]宋世花,郭愛華.對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幾點思考[J].天津電大學報.2009(04)
[3]彭望書,黃萍,趙碧玫.“案例-參與-探究”教學模式及其理論基礎[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