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 經(jīng)典美文 | 精短美文 | 山水美文 | 生活隨筆 | 現(xiàn)代詩歌 | 短篇小說 | 哲理小故事
 欄目類別:經(jīng)典美文

緣緣堂隨筆

作者:豐子愷  更新時間:2016/12/16 10:53:00  瀏覽量:3488

  沒有到過黃山之前,常常聽人說黃山的松樹有特色。特色是什么呢?聽別人描摹,總不得要領。所謂“黃山松”,一向在我腦際只留下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這次我親自上黃山,親眼看到黃山松,這概念方才明確起來。據(jù)我所看到的,黃山松有三種特色:

  第一,黃山的松樹大都生在石上。雖然也有生在較平坦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數(shù)是長在石山上的。我的黃山詩中有一句:“蒼松石上生!薄笆仙保窃娭械脑,用散文化的語言說,該是石罅生,或石縫生。石頭如果是囫圇的,上面長不出松樹來,一定有一條縫,松樹才能扎根在石縫里。石縫里有沒有養(yǎng)料呢?我覺得很奇怪。生物學家一定有科學的解說,我卻只有臆測:《本草綱目》里有一種藥叫做“石髓”。李時珍說:“《列仙傳》言邛疏煮石髓!笨芍^也有養(yǎng)分。黃山的松樹也許是吃石髓而長大起來的吧?長得那么蒼翠,那么堅勁,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議。「豢伤甲h的是,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樹,由于石頭崩裂,松根一大半長在空中,像須蔓一般搖曳著。而這株松樹照樣長得郁郁蔥蔥,娉娉婷婷。這樣看來,黃山的松樹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氣,呼吸雨露和陽光,也會長大的。這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生物!

  第二個特色,黃山松的枝條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著生長,極少有向上生長的。一般樹枝,絕大多數(shù)是向上生長的,除非柳條垂下去。然而柳條是軟弱的,地心吸力強迫它垂下去,不是它自己想要向下垂的。黃山松的枝條挺秀堅勁,然而絕大多數(shù)像電線木上的橫木一般向左右生長,或者像人的手臂一般向下生長。黃山松更有一種奇特的姿態(tài):如果這株松樹長在懸崖旁邊,一面靠近巖壁,一面向著空中,那么它的枝條就全部向空中生長,靠巖壁的一面一根枝條也不生長。這姿態(tài)就很奇特,好像一個很疏的木梳,又像學習的“習”字。顯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它一心向著陽光。

  第三個特色,黃山松的枝條具有異常強大的團結(jié)力。獅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樹,叫做“團結(jié)松”。五六根枝條從近根的地方生出來,密切地偎傍著向上生長,到了高處才向四面分散,長出松針來。因此這些樹枝就變成了樹干,形似希臘殿堂的一根柱子。我諦視這樹干,想象它們初生時的狀態(tài):五六根枝條怎么會合伙呢?大概它們知道團結(jié)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風吹雨打和雪壓,所以生成這個樣子。如今這株團結(jié)松已經(jīng)長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樹干,覺得像鐵鑄的一般。即使十二級臺風,漫天大雪,也動彈它不了。

  【賞析】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的主要散文選。書中富有濃郁鄉(xiāng)土風情的漫畫,雋永疏明、語淡意深的散文,再輔以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自然風貌、民俗鄉(xiāng)情的攝影圖片,讓酷愛水鄉(xiāng)文學的人讀之心弦撥動,倍感親切。日本文學大家谷崎潤一郎稱贊豐子愷的隨筆“是藝術家的著作”“任何瑣屑微小的事物,一到他的筆端,就有一種風韻”。本書中所選的作品,字里行間不僅流淌著詩情畫意,也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值得一閱。

 上一篇:南行記
 豐子愷的其它作品      查看更多……
 經(jīng)典美文推薦
 短篇小說推薦
 詩歌推薦
 精短美文推薦
 山水美文推薦
 生活隨筆推薦
CopyRight @ 2007-2015   美文網(wǎng)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