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有研究者與世界銀行合作,試圖從活躍在社會里的細微價值觀著手,分析一個社會的腐敗程度。
研究者出了三個測試題目:一、此地的人是不是無條件尊重父母,即無論自己的父母品質如何、有何過失,都必須愛他們、尊重他們?答案越傾向于“是”,得分越高。二、有多少人反對離婚,認為離婚無理且負面?反對的人越多,得分越高。三、每位女性的平均生育數(shù)目。生得越多,得分越高。這三個判斷,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反復出現(xiàn)的,我們的得分,可能你也猜得出來。
結論是,得分高的國家往往腐敗程度比較嚴重,得分最低的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國家,該地區(qū)的腐敗程度最輕。
腐敗是個大話題,似乎只與公權力有關,和巨款、情人之類掛鉤,遙遠得像月亮。但它是藏在小事里的:無條件尊重父母,則無大是非;反對離婚及婦女生育率高,則證明這個群體公眾平等觀念淡薄。
在小事上有輕微的美德,任何一家店都童叟無欺,女人臉上有輕松的笑容,這樣的地方,大事一般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