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題記
長安自古帝王都,故地重游,吸引我的不僅是華麗的藝術(shù)珍寶,不只有人杰地靈的風(fēng)氣,更為可貴的,是人,那些逝去卻仍在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人。
李世民,難得的明君;長孫后,可貴的賢后;武則天,有名的女皇;李隆基,風(fēng)流的帝王;王羲之,書法的豐碑;顏真卿,書法革新家;柳公權(quán)……他們用人生書寫出一個個的傳奇,成為后世爭相模仿的對象。
或許有不少的人會覺得李隆基是一個既有才華又有治國之能的人,可惜晚年卻因兒女情長獲得了個悲慘的下場。
并不盡然,在我看來,或許如果給他一個重新來過的機(jī)會,他仍會選擇這么做,再如何他也甘之如始。因為他活的真實,遵從了內(nèi)心的想法,所以再怎么樣也不后悔。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的相識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寵妃武惠妃的離世,讓李隆基慌了,他更重視青春,見到楊玉環(huán),他動了心,即使這名女子是兒媳,他也未曾有過猶豫。
做了貴妃的楊玉環(huán),與李隆基癡癡纏纏。李隆基是出了名的風(fēng)流才子,在音樂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楊貴妃是舞蹈家,舞姿動人,極富天資。二人將梨園藝術(shù)推至頂峰,并大膽的加入了西域色彩。美人在懷,帝王開始荒廢朝政,所謂“清君側(cè)”的“忠臣”開始了行動——這便是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
“自古紅顏多薄命”,美麗的楊貴妃似乎也沒能逃出厄運。逃到馬嵬坡下,一縷孤魂隨風(fēng)去。至此,這一段佳話畫上了一個并不完美的句號。
安史之亂結(jié)束多年后,年已垂暮的李隆基回到曾經(jīng)的皇宮。當(dāng)時的歡歌笑語似乎猶在耳側(cè),眼前仿佛又現(xiàn)佳人的翩翩舞姿,只是這一切成為了再也回不去的曾經(jīng)。
公元762年5月3日,李隆基駕崩,時年77歲。
在他的記憶里,始終有著那么一個女子,美麗無雙,他與她,歷盡了歲月,走遍了滄桑,再也不要分開。
他們將化作比翼鳥,在九重天上,雙宿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