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 經(jīng)典美文 | 精短美文 | 山水美文 | 生活隨筆 | 現(xiàn)代詩歌 | 短篇小說 | 哲理小故事
 欄目類別:山水美文

那時布朗山

更新時間:2016/9/2 12:19:00  瀏覽量:2897

  布朗山名聲鵲起,還是近七八年的事情,原因是普洱茶,當(dāng)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其中有老班章、新班章、賀開、班盆和老曼峨這樣一些在全國響亮的名字。其實它是位于西雙版納西南部和緬甸接壤的一片山區(qū),附近有三十多個村寨,一萬二千多布朗人。和他們雜居在一起的還有哈尼族、拉祜族以及傣族。

  布朗族是云南不足十萬人口的七個“少小民族”之一,但它卻是一個與茶相伴而生的民族,他們種茶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在日常中,他們信仰“萬物皆有靈”的原始宗教和南傳的小乘佛教,“拜茶祖、祭茶魂”,敬畏生靈為他們帶來了延續(xù)至今的幸運。

  這組照片是“南攝影家羅懷學(xué)先生攝于十年前的作品,為了這些充滿了人文氣息的圖像,他十四次徒步或騎摩托走進布朗山。這些一生動而富有“人類童年”印記的圖片,至今為我們了解這片古老、奇異的土地增添著深度和厚度。

  左一:布朗族喜歡漁獵,他們把中旬邊境的南東河攔斷堵壩獵漁。每天寨子里都會派人24小時看管魚壩,將捕得的魚全寨按戶平均分配。左二:布朗山的孩子天真、可愛,不知道什么叫游戲,也沒有見過玩具,最愛玩的,就是在寨子的空地上玩“老鷹。刁小雞”。

  右一:將砍倒的樹木曝曬一月半者,請布占擇個良辰吉日,便可放火燒荒了,燒出的草木灰,是莊稼生長的天然肥料。雨季來臨前,寨老將燒出的火燒地分給村民,人多多分,人少少分,瘦地多分,肥地少分。

  右二:布朗族婦女在村口打蓋房用的草排。

  右三:給孩子哺乳的母親。

  左二:升和尚,是布朗族男孩子從小的向往,一般12歲以后,就可以剃度入佛,學(xué)傣文、念經(jīng)書,到成家立業(yè)的年齡,便可還俗,結(jié)婚生子。過去緬寺是布朗族唯一傳授、學(xué)習(xí)知識的地方,沒當(dāng)過和尚的男人連女人都找不到。

  右一:在布朗山大多實行“一村一校,一校一師”,解決孩子的上學(xué)問題。老師常把幾個年級的學(xué)生攏在一起上大課,語、數(shù)、英、體、美一人包攬。

 會員投稿推薦
 經(jīng)典美文推薦
 短篇小說推薦
 詩歌推薦
 精短美文推薦
 山水美文推薦
 生活隨筆推薦
CopyRight @ 2007-2015   山水美文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