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欲去還留的時候,一抹余暉把駝鄉(xiāng)大地染成淡淡的粉紅。傍晚時分,我們一行四人來到了位于阿右旗的塔木素布拉格蘇木。一路上,只見一棟棟藍頂粉墻的牧民住房、一排排聳立的風電機、一條條凌空的銀線、一個個嶄新漂亮的廣場、一座座富有民族特色的辦公用房,給這里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沿著古老和流動的時光長廊,我走進了這片讓我激情跌宕的茫茫戈壁。太陽沉落下去了,暮色很快地降臨了,一種寧靜的大美在我的心上翻滾,讓我驚心動魄,一時啞然。無邊無際的夜色蔓延開來,我的意識逐漸解融,一種內(nèi)在的透明充溢了全身。它很熱,又很涼;很涼,同時又很熱。走進塔木素,我用沉思的心靈和饑渴的雙眸貪婪地閱讀著這里的一切。
我們從樓房林立、整齊劃一的塔木素蘇木新辦公樓走了出來,西北面有兩座蔬菜大棚,這是當?shù)鼐用穸惆渤邪拇笈。在蘇木黨委書記哈登巴特爾的提議下,我們走到蔬菜大棚前。董秀安恰好從大棚里走了出來,滿臉春風地同我們握手表示歡迎。哈登巴特爾向他說明了來意,董秀安便一個勁兒地稱贊起黨的好政策來。他津津有味地說:“在塔木素這個地方,冬天能吃上自己種的新鮮蔬菜,我們想都沒想過,當時建大棚時,其他啥都考慮到了,就是沒有考慮‘電’的因素,可我們沒想到的,旗上的領導都替我想到了。如果沒有電網(wǎng)改造通網(wǎng)電,我這大棚可就無法經(jīng)營。如今沒有的都有了,今后我保準會年年有‘!,越來越富裕!這些都多虧旗里領導對我們老百姓的關心關愛和電力、水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呀!”
十幾年前,我到過這里。當時的塔木素沒有通網(wǎng)電,小型風力發(fā)電甚至煤油燈、蠟燭是人們照明的主角,昏暗的燈光與天上的星光交相輝映,屋內(nèi)走動的身影給漆黑寂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生機。那時的晚飯很簡單,也很有特色,從供銷社買幾個水果罐頭,切上一盤自家腌制的沙蔥,條件好一點的再煮上些風干羊肉,就著53度的沙漠王特制白酒,就是一頓“豐盛”的晚餐。吃飯間,男人、女人說些柴米油鹽的瑣事,嘎查的張三趙四,草場渠邊的菜地,豬圈雞窩的修補,親來客往的應酬,無關浪漫的風月,兒女的學習……能聊上一整晚。這就是農(nóng)牧民群眾的生活,實實在在的生活。
憶往昔,看今朝。今天塔木素的農(nóng)牧民,他們崇尚科學,善于思考,頭腦靈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家里的電器應有盡有,運用手機、電腦獲取信息和聯(lián)系業(yè)務。我們來到蘇木所在地胡樹其嘎查的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看到負責人正忙著用手機與外界聯(lián)系溝通。在交談中,我切實感到他對自己事業(yè)的熱愛和自信。他說:“過去俺們這里以‘窮’字出名,現(xiàn)在反過來了,我們依靠現(xiàn)代科技與全國甚至世界聯(lián)系在了一起,時時掌握著致富信息,讓祖輩吃苦受窮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我們一代一代人踏實苦干,一定會把塔木素建設得更加美好!”
夜,被一只巨大的手緊緊攥進拳頭,四周漆黑一片。缺少霓虹閃耀和汽笛鳴叫的夜,深邃寥廓,靜謐安詳,適合理性者思考,疲憊者休憩。
我從小是在阿左旗原木仁高勒蘇木水磨溝大隊一個叫高口子的地方長大的,見慣了牧區(qū)夜晚的寧靜,聽慣了夜貓子的叫聲。蟲子蹦蹦跳跳、雞鳴狗吠的童年我仍記憶猶新,現(xiàn)在閉著眼睛,都能嗅出哪里是牧區(qū),哪里是城市。我喜歡那里清澈湛藍的天空、清香怡人的泥土、一望無際的莊稼、樹木掩映的白墻青瓦。在農(nóng)閑之時,我會一口氣爬上后山頂,站在狗娃草瘋長的地埂邊上,讓山風肆意撩起長發(fā),掀起衣襟,再從領口調(diào)皮地灌進脊背,穿過褲腰褲腿,頓時整個身子感到透心的涼。
說實話,童年時期,我不喜歡牧區(qū),老想走出那片既熟悉又壓抑的地方。在大人們的言傳身教中,在老師們孜孜不倦的教誨中,特別是在父母親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中,只要我們走出牧區(qū),走出生我養(yǎng)我的那塊黃土地,便會出人頭地,成龍成鳳,光宗耀祖。于是,我非常羨慕城里人的生活,住在繁華熱鬧的城市里,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有燈火通明的大街小巷,有川流不息的人流車流,有鶯歌燕舞的酒店飯館。在晚上任何時候出門,或是逛街,或是訪親,或是串門,不用害怕獨自一人,也不用晃著手電筒,擔心路上碰見鬼怪,夜深了不敢回家。
后來,我終于走出木仁高勒水磨溝,做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城里人,每天穿梭在嘈雜紛繁的人流中,時間長了難免讓人厭倦,無形中便深切懷念起牧區(qū)的生活來。我愛那里夜晚的靜寂安詳,那種萬籟俱寂、博大寬廣的感覺,是什么外在情愫都替代不了的。每年長假期間,我都要抽空到牧區(qū)住幾天,去深深呼吸新鮮濕潤的空氣,去靜靜感受恬淡幽雅的夜色。那寂靜遼闊、浩瀚深邃的夜空,我的思維被這種空曠的美麗所震撼、所吸引,把自己逐漸融入這種環(huán)境中,是一種從容的放縱,是一種返璞歸真、嬗變自然的無窮享受。
牧區(qū)生活是美好的,也是讓人終生難忘的。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牧區(qū)人,雖然我現(xiàn)在寄居城市,每月省吃儉用還著貸款,住著憋足的小樓房,說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零零碎碎地感受和捕捉著現(xiàn)代化的氣息,但我心里總是空蕩蕩的,沒有一絲一毫城里人的優(yōu)越感,也沒有比同齡人稍早安居、免于奔波的滿足感。唯一發(fā)自內(nèi)心能夠讓我感到踏實和幸福的,就是那一段牧區(qū)生活的經(jīng)歷,讓我感恩于故鄉(xiāng)黃天厚土的養(yǎng)育,感恩于大山賜予我靈氣的眷顧,感恩于池魚思淵、飛鳥戀巢的依依鄉(xiāng)情。
其實,有了這些我就滿足了。人的一生,會經(jīng)歷許多的事情與更多美好的事物、時光,只有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穿越人生的迷霧,我才會更加成熟,更加飽含生活的信心。深切感受牧區(qū)夜晚的氣息,懷著一種虔誠的心靈去感受,去回味,你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獲,不信?你就去試試。
耳邊響起《草原夜色美》的音樂,這般優(yōu)雅純美,那是草原終于回到了自己主人的懷抱,恢復了雍容華貴的神態(tài)。仿佛之前有約,一曲《天邊》又飄然而至,伴著遠處傳來的駝鈴聲,使我心曠神怡。這些音樂作品流露出的精氣神何其尊貴,充滿了民族血性與骨氣!
再來一起唱唱《草原夜色美》吧,一起奏一曲《天邊》吧!哦,天邊并不遙遠,我們就在天邊,所以我們才會唱才想唱,才唱得如此之好、如此之美。
前進中的塔木素,我向你深深致敬。俯身挨近無窮無盡的草原,摘一束草,這廣袤無垠戈壁的青草,在我手掌中立即變得稀有,變得光芒四射。
無垠的戈壁草原,浩浩蕩蕩,叢叢簇簇,昭示出大自然的純凈之美,今夜,就用這些草葉,我們一起來編織桂冠,難忘塔木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