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只有登高一望,才會領略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只有駐足山中,才會感受到魯迅“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的奧秘。于是,乘著金秋國慶,我們一家來到了青州黃花溪。
初入泰和山,我感受到的是濱州從未有過的新鮮空氣,還夾雜著絲絲草木的清香,近處的山上正冒著縷縷炊煙,抽動鼻子,咦?這不是最原始的爐灶發(fā)出的氣味嗎?沿著泰和山脈一路前行,沿途是一排掛滿山柿子的柿子樹,引得一車人不住驚呼。車輛緩緩駛入黃花溪景區(qū),映入眼簾的是層巒疊嶂的群山,以及絲絲縷縷的白云,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手指輕輕劃過粗糙的石礪表面,抬頭望去,高大的石門上赫然寫著三個鮮紅的大字“黃花溪”。進入景區(qū),潺潺的清泉沿著巨石流下,一抹冰涼、清冷,像是個在海邊夜晚的夢。沿著山間小路蜿蜒直上,一簾長廊,一襲水霧,飛瀉而下的山水傾入湖中,濺起水花,漾起水霧,如同一支風中芭蕾。來到瀑布下,我不禁感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奇于人類的智慧。我們自隧道穿過,竟是來到了瀑布背面,伸出手想抓住這霓裳羽衣,卻落得一手濕潤,頑皮的水花像是看出了我自私的心思,竟是濺了我一身。
一路上溪水不斷,清澈可見溪底的沙礪。觀飛瀑,一樣的美麗,不一樣的震撼,百余米高的峭壁,水流傾瀉著銀光,恍若九天仙女的銀絲紗衣。簾簾水霧在風中輕揚,當真美矣;片片紅葉在峭壁上輕舞,做為舞伴的還有那不知名的黃色小花。湖底泛出清澈的水花便是最美的聚光燈,只為那紅葉黃花而閃耀;溪水叮咚,便是最動聽的旋律。不知不覺,夕陽西下,也是時候該歸家了。
不舍得,便回頭一望,遇見的你——黃花溪,你笑得像光芒,驀然把我照亮。回我以靈犀一笑,我便乘著晚風,踏上歸家的路。
那山,那水,那片黃花點綴的溪水,此秋與你共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