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學生而言,生物學就是一門次要學科,上課喜歡就多聽,不喜歡就睡覺或做其他事,中考分數(shù)也只有30分。再加上江西省從2014年開始的中考已采用全省統(tǒng)考,內容多,覆蓋面廣,綜合性強,試題既是注重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考查,更注重對學生運用能力的考查,體現(xiàn)生物學知識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針對生物中考試題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新穎試題大量涌現(xiàn),尤其是綜合題千變萬化,下邊談談我在初三復習中的一點心得。
一、第一輪復習:注重夯實基礎,梳理知識,形成知識脈絡
從近幾年中考試題看,基礎題一直占有主要地位,2010年生物試卷中,中等難度以下的題目仍占總分的80%左右,試卷在考綱所列的考點中覆蓋率達90%以上。一輪復習應該做到全面而系統(tǒng)地對基礎知識進行梳理。由于我們的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在指導思想上我們要求做到“低起點、小臺階、一步一個腳印,力圖做到穩(wěn)打穩(wěn)扎!睆土晝热菀鶕(jù)大綱的要求,覆蓋所有的知識點,實行地毯式、拉網(wǎng)式清理,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但是,強調對知識的全面梳理,絕不是蜻蜓點水式的面面俱到,更不是炒冷飯式的知識重演,要求我們要對相關的知識進行重新的整合,突出重點,以一種不同于授新課的順序和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如本節(jié)課我將重點 放在反射的類型與反射弧的結構,對一些在課堂中未能詳細講述而又需要記憶的內容,可以利用多媒體知識清單展示給學生。此外,在一輪復習中,還要正確處理好抓基礎和促能力的關系,過分地強調基礎,忽略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會得不償失,所以,我們對知識的梳理不只停留在課本的層面上,還應該有適當?shù)募由詈屯卣。在課堂上應適當選擇一些與知識點緊密結合的例題,引導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在解答習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進而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提升。課堂練習的選題原則是不求偏,不求難,力圖能反映重點和考點,要有代表性,能夠舉一反三。如本節(jié)課的最后一道練習題在題型上雖屬于實驗題,但卻同時反映了相關知識,有較強的代表性。
二、第二輪復習:加強記憶的同時引導學生如何解題
每節(jié)生物課的課前讀五分鐘知識點,既有利于鞏固上節(jié)的復習知識,又可以更快的集中注意力,也為做題打下基礎。在復習階段通過練習加以鞏固是必須的,但是做題不能盲目的進行,因為題目是永遠做不完的,所以在講解的過程中應該教給學生解題方法。根據(jù)命題形式不同又可分為選擇題、填充題、識圖題、填表題、實驗題等。在解題的過程中,除了運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外,解題的方法也很重要。下面就介紹幾種常見的解題方法。
1.直接法:即根據(jù)題干給出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直接得到答案。答案多是純記憶性的,可以直接解答
2.排除法(淘汰法):即根據(jù)題干所給出的信息,將不符合信息的選項逐個排除,剩下的就是應選答案。這種方法適合于多種形式的選擇題。
3.推理法:即根據(jù)題中給出的信息,直接推出答案,然后再與信息相對照或利用結論再推出下一個問題的答案。這種方法適用于綜合題。
三、做題應注意幾點事項,避免失分
1.注重審題,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有些學生盲目做題,對題目一知半解就開始下手,教師要求學生認真審題,分析其中表達的細節(jié)和要點,并在審題過程中養(yǎng)成找出關鍵詞的習慣,可以用筆圈出或劃出,這樣解題的準確率會大有提高,也有利于檢查解題是否出現(xiàn)錯誤,還可以節(jié)約時間,一舉兩得。
2.避免寫錯別字,對于易錯字平時多寫多練。
3.規(guī)范答題:如有的是填序號;有的是填物質名稱;有的填結構名稱等,在平時練習時就要做到規(guī)范答題。
復習的最后階段,主要任務是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即溝通不同知識、不同專題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在較高層次上解決各種具體問題,著眼于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方法,最終落實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學校教研組共同完成了四本書的經(jīng)典選擇題,以圖形為基礎,發(fā)散開的十個專題以及探究題專題等,務必做到顧及題目的質量,不求量多但求精。能夠做到練習分層,照顧不同層面的學生,讓差生消化得了,優(yōu)生吃得飽。能夠當堂完成,并且教師能精評,大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不要再盲目做大量的套題,應根據(jù)中考大綱的要求把握中考方向,抓住重點,提高訓練的有效性,可針對學生的遺忘點、薄弱點、中考熱點進行適量專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