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
  

網站首頁 | 學習方法首頁 | 語文學習方法 | 數學學習方法 | 英語學習方法 | 歷史學習方法 | 政治學習方法 | 物理學習方法 | 化學學習方法 | 生物學習方法 | 地理學習方法
 欄目類別:學習方法 >> 高中 >> 語文

古詩鑒賞形象考查答題方法和技巧

  古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三種。近幾年古詩鑒賞對形象的考查以前者為主,較少考查其他形象。

  景物形象

  景物描寫指寫景詩或雜詩中的一般景物,主要有季節(jié)、時令、地域等景物描寫,農事、戰(zhàn)爭、狩獵、離別等場面描寫,以及色彩描寫等。注意:意象也是景物形象。

  例1 讀李白的《金陵望漢江》,回答: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6分)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

  我君混區(qū)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一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

  考生答案 前四句意象宏大,寫的是長江在整個中原分布極廣,浩浩蕩蕩,橫渡中原,飛湍激流。借漢江之景來襯托中原大地的朝氣蓬勃,表現詩人對國家強盛的信心和內心昂揚的志氣以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分析 答第一問用詞不準確,“分布極廣,浩浩蕩蕩”有誤;句式也不完整,“寫的是……飛湍激流”搭配不當,得1分;第二問對題干中的“用意”理解不夠,沒有考慮到蓄勢和突出主旨的作用,得1分。

  點撥 考查景物形象往往聯系寫作意圖,亦即題目的第二問“這樣寫有什么用意”;卮鸬诙䥺枒Y合語境和注釋,聯系作者情感和詩歌主旨。

  示例 這四句描寫了江水萬流橫潰、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為下文頌揚盛唐一家、國運興盛積蓄氣勢,有利于突出詩的主旨。(3分)

  歸納 分析景物形象類題目,其步驟一般為:⑴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于原詩,如上題要抓住“回萬里、橫潰、迅湍”等關鍵詞。二要通過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⑵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4字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如答案中“萬流橫潰”“水勢浩瀚”“氣勢宏大”三個四字詞準確、簡潔、生動。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答案要具體。如只答“為頌揚國家蓄勢”是不行的,應答出“頌揚”的是“盛唐一家、國運興盛”。

  人物形象

  古詩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類別,一類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這類詩往往用第一人稱。另一類是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這類詩往往用第三人稱。鑒賞古詩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詩中人物的行為、神態(tài)、性格、情感、觀點、處境等內容,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例2 讀陳與義的《尋詩兩絕句》,回答: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①居士: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考生答案 ①喜歡飲酒。從“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可知。②喜歡尋詩。從“亭角尋詩滿袖風”“醒來推戶尋詩去”可知。

  分析 對形象特點的概括只注意到了行為特點,沒有提煉出形象特點,只能得1分。分析部分只引用了詩句,缺少分析,也只能得1分。

  點撥 首先注意詩下的注釋,這兩首詩下面有對“居士”的解釋,我們可初步判斷出“陳居士”的形象特點;然后抓住對形象的描寫手法,分析人物的特征。兩首詩中對“陳居士”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具體詞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尋詩滿袖風”“愛把山瓢莫笑儂”“醒來推戶尋詩去”,由此可準確判斷出“陳居士”的形象特點。

  示例 第一個特征是行為灑脫。從“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第二個特征是情趣高雅!巴そ菍ぴ姖M袖風”“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雅情趣。

  歸納 這里,我們列舉幾種?嫉娜宋镄蜗筇攸c,供大家參考。

  英雄。作者或借英雄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抱負,或借古人事業(yè)有成(建功立業(yè))反襯自身歲月蹉跎(碌碌無為),或用之體現自己報國無門的悲憤,如范仲淹、辛棄疾、陸游、岳飛等人;或借此表達對古人的景仰之情。

  謫客。文人騷客被貶謫到偏遠之處,多有羈旅行役之作,往往借景抒發(fā)貶謫之悲、漂泊之苦、懷才不遇之感、宦海沉浮之嘆。

  游子。辭故土,游異鄉(xiāng),睹物而傷情,頓生親人之思、家園之戀。明月、笛聲、草木花卉,乃至季節(jié)更替都會觸發(fā)其內心情感。

  隱士。詩人看慣了官場的勾心斗角、世俗社會的渾濁不堪,退居田野鄉(xiāng)間,與鄉(xiāng)人為伍,與明月相伴,抒寫清閑安逸生活,贊美田園美好,吟詠情性。常用意象常有菊花、青松、釣客等。

  思婦。思婦獨守空房,在夜深人靜之際,季節(jié)更迭之時,別離的苦情、對游子的思念、凄冷寂寞的悲傷或美人遲暮之感便油然而生,另外還有作者假托思婦閨情寄寓自己人生感慨的。

  事物形象

  [練 習]

  閱讀宋人楊萬里的《野菊》,回答:頷聯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

  未與騷人當糗糧①,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 ①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示 例]

  野菊生長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自減其香,不為外部環(huán)境而改變內心的高潔。

 小學語文學習方法與技巧
 初中語文學習方法與技巧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與技巧
CopyRight @ 2018   學習方法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