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初中生朋友問我學好語文的秘訣是什么,其實沒有什么秘訣可言,只要方法得當,自會學得輕松。想必還有一些學弟學妹,困惑于語文的學習吧,現(xiàn)在我把自己學習語文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預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大家在預習時要做到二查:查工具書,查資料。老師在課堂上沒有時間領著我們反復鞏固字詞的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每節(jié)課前通過工具書自行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對于課文,我們不能只局限于概括主要內容,還要挖掘主旨。預習時我們可以查閱一些資料來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以此增加對課文理解的深度。
課堂上,我們要做到三勤:勤動腦、勤動口、勤動手。勤動腦,我們不能成為一個旁聽者,要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與老師、同學、作者進行思想的碰撞,只有這樣,自己的思想才會逐漸深刻。勤動口,就是要多說,這也是學習語文必練的功夫。不要怕說不好,要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勇于表達,你的語言才會趨向精準。勤動手,指要記課堂筆記。有這樣兩類同學:一類是一節(jié)課一直在拼命地記,一類是一節(jié)課一直不動筆。他們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直記的同學雖辛苦,但錯過了很多自己思考的機會,最終很難提高。一直思考不記的同學,容易忽視老師的講課重點。我認為應該選擇重點來記,例如可以記重點句子的理解、寫法的賞析等。
語文學習中的難點是寫作,我個人寫作的體驗是“四多”。一是多讀書。古人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要讀書多了,眼界自然開闊起來,寫作也就言之有物了。讀書要讀經(jīng)典,讀整本的書。短文固然讀著輕巧,但是終沒有長文的厚重。當你沉迷于文字時,這些文字慢慢地就會從我們的筆尖中流淌出來。二是多思考。有些同學也讀了許多書,但作文還是沒有長進。我想問一句:“你對讀過的文章深入思考了嗎?”我們要對讀過的文章多思考,想想作者的構思,品品作者的佳句好段,這樣才會汲取作者的精華,否則讀再多書也是走馬觀花看熱鬧而已。三是多做筆記。遇到好的句子、好的構思、好的素材,都要動手記錄下來。也可以在自己的讀物上做筆記,把字詞的讀音、釋義寫在書下空白處,把自己對句子的理解和體會做批注。如果同學們可以這樣堅持下來,你的點滴的思想一定可以裝點出美麗的創(chuàng)作空間。四是多練筆。萬事都是熟能生巧,寫作亦然。我們要通過日記、班務日志、大作文等不同的形式來抒寫自己的心聲,把生活、思想、文字結合起來。練筆每周都要有,慢慢地我們的語言就會流暢,思想就會深刻。
除了以上的“二查”“三勤”“四多”,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語言文字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可以做到以上幾點,自然就會對文字感興趣了。不要死記硬背、大量“刷題”,要激活你對語文的興趣,發(fā)自內心地去讀、去想、去寫,讓語文走進你的心里,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慢慢愛上閱讀,愛上寫作,愛上語文,語文也自會回報給你滿意的成績。
學弟學妹們,語文是博大精深的,是我們民族的魂,我們應該把它學習好、傳承好。以上是我的幾點淺見,希望能對大家學習語文有所幫助,讓大家學習語文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