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得失造句及意思
1. 這其中的利害得失你是最清楚的。
2. 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3. 你先把這件事的利害得失權(quán)衡好了,再告訴我好嗎?
4. 除了繼續(xù)把道義置于利害得失之上外,沒有別的辦法。
5. 一方面,他們陳述本國加入歐盟的利害得失。
6. 因此,她決定寫封信給燕文王,陳述利害得失。
7. 分析過利害得失之后,狄林強(qiáng)迫自己安下心來,然后,把目光放在了懷中的那本薄薄的冊子上。
8. 阿扁的眼睛骨碌碌地轉(zhuǎn)過兩圈,權(quán)衡利害得失,快步上前道:“殺雞焉用宰牛刀,騰田君,這小就由小生來對付吧?”。
9. 其一,吾將為闖王兄修書一封給吳三桂,陳述義理及利害得失,同時可以善待吳三桂在京家人。
10. 壁虎立刻算清楚了其中的利害得失,他知道,自己扔出去的銀子,總算沒有白打水漂。
11. 果然不愧是歷史著名的風(fēng)云人物,轉(zhuǎn)念之間便想清了利害得失。
12. 總統(tǒng)閣下,在您的培養(yǎng)下,我充分體會到,個人的利害得失,與國家的利益比較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
13. 心念轉(zhuǎn)動中,梁昊就已經(jīng)想明白了利害得失。
14. 雷鋒同志從來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
15. 當(dāng)是非邪正之交,不可稍遷就,稍遷就則失從違之準(zhǔn);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利害得失[lì hài dé shī]
【解釋】:好處和壞處,得益和損失。
【出自】: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豪杰傳》第四回:“我雖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學(xué)問太淺,不能夠把那利害得失,詳詳密密說將出來,感動大眾,所以稽延至今,甚為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