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的意思及造句
1、我們不過萍水相逢,你為什么花這么大的代價來幫助我?
2、我和這位萍水相逢的朋友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
3、我們萍水相逢,用不著留下聯(lián)系方式。
4、縱使萍水相逢,無緣也難深交。
5、我和他只是萍水相逢之交,并非舊識。
6、帝讓我們用萍水相逢去遇見一些生命中本來很重要的,去挽留一些生命中本來錯過了的。
7、萍水相逢的相遇,那種美好,宛如一場午后大雨看見的天空彩虹。
8、只不過是萍水相逢的人,不必計較了。
9、大家萍水相逢,擠在一起,暢談祖國各地建設(shè)情形,興致都很高。
10、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萍水相逢,自是有緣。
11、我和他只是萍水相逢,談不上深厚感情。
12、你我雖說是萍水相逢,但經(jīng)歷相同,共同語言很多,大有相逢恨晚之感覺。
1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多少萍水相逢的人相互給予溫暖。
14、既然萍水相逢,那只能說明對我而言這一切很重要,不可以錯過,所以讓我以“萍水相逢”最終還是遇見你。
15、我倆雖只是萍水相逢,卻有一種說不清的親切感。
16、茫茫人海中,與一個人能夠萍水相逢,再擦肩而過,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
17、王明是個熱心的人,他和很多人只是萍水相逢,但他都無私地去幫助他們。
18、雷鋒和很多人都只是萍水相逢,但他去無私地幫助別人。
19、他是我到國外旅行時,萍水相逢結(jié)交的朋友。
20、我倆雖是萍水相逢,卻一見如故。
21、雖然是萍水相逢,但大家卻都談得很投機(jī)。
22、雷鋒和很多人都只是萍水相逢,但他卻無私地幫助別人。
23、我們倆雖然是萍水相逢,但不久就成為了好朋友。
24、他居然能施舍這么多的給那萍水相逢的乞討者,或許這是他幾天的菜錢,或許這是他僅剩的一點錢,可是他給了萍水相逢的乞討者。
25、人生中也會遇到很多感人的緣分,不經(jīng)意間的萍水相逢,卻發(fā)現(xiàn)也可以給予很多,簡單的邂逅和錯過,也可以在心中烙下清晰的標(biāo)記。
26、所以,給自己的心放個假吧,放下該放的,收好該收的,讓萍水相逢不再是傷心的一個理由。
27、放手是一種無奈的絕望,痛徹心扉。當(dāng)曾經(jīng)珍愛如生命的人即將相逢如陌路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曾經(jīng)以為的天長地久,其實不過是萍水相逢。
28、此刻,微風(fēng)輕拂,紙鳶向遠(yuǎn),輕倚軒窗,含笑凝情,鋪一紙素箋,揮毫潑墨,只為與你,半闕暖香,共一場萍水相逢。
29、雖然我們只是萍水相逢,但卻很談得來。
萍水相逢[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解釋】: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rèn)識的人偶然相遇。
【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典 故
王勃字子安,是唐初著名的文學(xué)家。他少年時便很有才學(xué),6歲時就能寫文章,而且寫得又快又好;14歲時,已能即席賦詩。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合稱“初唐四杰”。他15歲應(yīng)舉及第,曾經(jīng)擔(dān)任參軍(將軍府的重要幕僚),后因罪免官。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內(nèi))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jīng)洪都(今江西南昌)時,都督閻伯嶼因重修的滕王閣落成,定于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在那里宴請文人雅士和賓客朋友。他的女婿吳子章很有文才,閻伯嶼叫他事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到時當(dāng)眾炫耀。王勃是當(dāng)時有名文士,也在被請之列。宴會上,閻伯嶼故作姿態(tài),請來賓為滕王閣作序。大家事先都無準(zhǔn)備,所以都托辭不作。請到王勃時,他卻并不推辭,當(dāng)場揮毫疾書,一氣呵成,寫就了著名的《滕王閣序》,各賓客看了一致稱好。閻伯嶼讀后也深為欽佩,認(rèn)為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寫的要高明得多,也就不再讓吳子章出場著文了!峨蹰w序》構(gòu)思精絕,文氣通順暢達(dá),而又縱橫交錯。序文在鋪敘盛會勝景的同時,也流露出王勃壯志難酬的感慨:“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边@幾句的意思是:關(guān)山重重,難以攀越,有誰為失路的人悲哀?今天與會的人像萍浮水面,偶然相遇,都是他鄉(xiāng)之客。表達(dá)了他生不逢時,慨嘆自已命運不佳的心情。不久,王勃離開洪都,前往交趾。不幸的是在渡海時遇難,死時才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