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搬硬套的意思和造句
。1)我們學習不能生搬硬套,要學會舉一反三。
(2)我們要靈活運用公式,不能生搬硬套。
。3)在教育研討會上,她以自己多年實踐經(jīng)驗,批評了生搬硬套外國教育理論的片面作法。
(4)如果只從形式上生搬硬套別人的經(jīng)驗,忽視自身優(yōu)勢,結果肯定和邯鄲學步一樣。
。5)我們要按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辦事,而不能削足適履,生搬硬套。
。6)對于數(shù)學公式的運用,我們一定要靈活,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7)學習外國長處不能生搬硬套,否則就如削足適履。
。8)學習外地經(jīng)驗,絕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因地制宜。
。9)對先進的經(jīng)驗我們應該因地制宜,不應生搬硬套。
。10)先生逐日追風我們,學習理論不能生搬硬套,要聯(lián)系實際。
。11)他生搬硬套地用公式去解題。
。12)邯鄲學步,生搬硬套,是學不會真正的東西的。
。13)學習別人先進的管理經(jīng)驗,我們決不能生搬硬套。
。14)學習外國的先進經(jīng)驗,不能生搬硬套,必須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
。15)不管學什么,都不能邯鄲學步,生搬硬套。
(16)任何先進經(jīng)驗,都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借鑒,而不能生搬硬套。
(17)生搬硬套,一成不變是不行的。
。18)在回答老師提問時,一定要說得科學準確,不要牽強附會地去生搬硬套。
(19)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不能生搬硬套書本知識,否則很可能鬧笑話。
生搬硬套[shēng bān yìng tào]
【解釋】:生:生硬。指不顧實際情況,機械地運用別人的經(jīng)驗,照抄別人的辦法。
【出自】:馬南邨《燕山夜話·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誦了幾篇祭文,背得爛熟,到了考試的時候,題目是祝壽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頭不對馬嘴。”